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表示,和其他药物相比,中药注射剂并不是“高风险品种”。日前在京召开的“重视保护中药注射剂促进民族医药大发展”研讨会上,中医药界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和药企代表呼吁重视保护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建设,积极推行上市中药再评价工作,给中药注射剂一定的成长空间。
随着刺五加、茵栀黄、双黄连等少数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事件之后,中药注射剂面临严重信任危机。王承德认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于非中药注射剂。据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对2008年1月1日-10月20日病例报告表统计分析,发现中药注射剂与非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比为1.2∶8.8,在市场销售份额比例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于非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除了和原辅料、生产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存在问题有关以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临床用药的不规范。”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指出,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和升降浮沉的特性,必须辨证使用。此外,还要考虑合并用药时的配伍禁忌问题、患者个人体质问题(一般老年患者和过敏体质者发生率较高)以及滴注速度、剂量等等。目前中药注射剂很多在西医医院里使用,由于一些医生不懂得辨证施治,导致发生率则更高,所以对西医加强中医药知识培训十分重要。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