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防治脑血管病 专家倡导“金三角”方案

2009-03-29 18:40: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3月2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进展高峰论坛”上,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出了“金三角”方案,即他汀类药物、阿斯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达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预防。
“金三角”方案 有效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


  3月2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进展高峰论坛”上,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出了“金三角”方案,即他汀类药物、阿斯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达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预防。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过快,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越来越庞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防治研究室主任白雅敏近日指出,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12秒就有一人因中风或心梗而倒下,每年全国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

“金三角”方案 有效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拥军教授在会上特别指出,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起始动环节是脑血管内皮受损。在血管内皮受损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可以附着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脑缺血,斑块一旦破裂,形成的血栓碎块就会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塞。现在虽然可以通过介入或溶栓治疗开通脑部主要血管,但是由于缺血脑组织内微血管的损伤不能得到及时修复,脑神经细胞坏死,遗留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再发居高不下。

  专家们一致认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关键在于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针对没有患过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患过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防止再发。中药通心络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斯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黏度,还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提高阿司匹林的疗效。他汀类药物、阿斯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构成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保护血管内皮,修复血管内皮,还可抑制粥样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稳定容易破裂的斑块,并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突发及复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