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套了”,5月19日,经营中药饮片的江浩生发现,每次去中药材市场,进货的价格都比他卖出的价格高,“跟不上涨价的步伐了”。
股市、房市低头向下,中药材市场却全面飘红。
现在,你从股市的万绿丛中找到一点红,与在中药材市场找到不涨价的品种是同一难度。
数据能说明这一点,与去年同期价格比较:今年4月升价品种413个,占总量约77%;降价品种69个,占总量约13%;平价品种55个,占总量约10%。
“房产等处游资进入,炒高了中药材价格”,江浩生对此很肯定。
吃中药贵了30%
芝林大药房负责人刘文斌说,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等常见的500多种中药材全线涨价已是不争的事实。
领涨的不是去年甲流肆虐当红的金银花,而是受南方旱灾和暴雨影响的三七、党参、云红花、砂仁等,受玉树地震影响的冬虫夏草等中药材价格都有不同程度地上涨。
其中,三七从80元/公斤上涨到300元/公斤,桔梗、补骨脂等中药价格都至少比去年翻了一番。去年进价每公斤40元的桔梗,今年要80元;补骨脂也从每公斤15元涨至40元,就连大青叶都由每公斤2元涨到了5元。
“市民对中药材的消费成本至少上涨了30%”,刘文斌说。
此前,老百姓抓一服感冒药,主要成分包括连翘、桔梗、金银花、板蓝根等在内,大约需要10元左右,现在则超过了14元。
原料价格上涨逼宫药企
上游中药材涨价必然逼涨下游药企。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近97%的三七产自云南文山州,三七是复方丹参片的主要原料,复方丹参片又是白云山和黄中药的主导产品。
广州白云山和黄湖南区经理王惠表示,因三七价格上涨,公司的复方丹参片的生产成本已经翻了一番。
因此,该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价格已上调8%左右,“原料问题短期内不缓解的话,价格还可能上涨”。
太极集团的拳头品种藿香正气液与急支糖浆也树“涨旗”,出厂价分别提高15%和20%。
“因为藿香正气液的原料半夏涨了一倍多”,太极集团湖南区负责人贺宏伟说。
业内的共识是,这只是全国中成药涨价的开端,“大型中成药企业会陆续提价,中小型药企将面临停产甚至倒闭”,一位资深人士分析。
游资进场炒高中药材价格
中药材普涨,很多分析人士归咎于云南干旱。
但长沙零售终端、药企、批发商等各个环节却一致认为:干旱只是诱因,真实的原因是大笔游资进入中药材市场。
“就像他们炒大蒜、绿豆一样”,刘文斌说。
王惠也发现,很多中间商开始囤货:一般都是些有“题材”,有“概念”的中药材,如三七、金银花等。
江浩生是湖南国杏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明显感觉很多行外人“一窝蜂”进入了中药材市场。
“以前是集中炒作冬虫夏草等奢侈保健品,现在一点都不挑食了”,江浩生在安国药材市场发现,很多周边的农民不炒房,不炒股,“买了几吨药材囤在那里”。
更让江浩生吃惊地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有相熟的居然卖了房子,揣着票子去炒三七了。
“各处闲散资金纷纷进入,中药材当然涨得离谱”,江浩生判断,短时间价格不会回落。 (来源: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相关链接
品种 规格 升幅
补骨脂 统 567%
板蓝根 甘肃统 500%
三七 无数头 435%
桔梗 统 408%
三七 120头 400%
三七 80头 385%
三七 60头 355%
款冬花 统 280%
沙苑子 统 273%
升麻 统 267%
姜黄 统 254%
泽泻 川统 254%
薄荷 全草 252%
(实习编辑:黎颖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