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空前的甲型H1N1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下称“甲流”)病毒正在全球肆虐。
但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甲流病毒的肆虐之祸,却给国内相关医药股带来了意外的“福气”,一批医药股在二级市场上异军突起。
10月26日,国家工信部对多家企业下达甲流疫苗生产订单的消息,更是引爆各路资金对于甲流概念股的炒作之火。
数据显示,10月以来的近20个交易日中,申万81个二级子行业中,生物制品行业板块的涨幅高居第2位,涨幅达到27.66%,仅次于第一位塑料行业28.22%的涨幅。在生物药品行业内的30只个股中,包括海王生物(000078,股吧)、星湖科技(600866,股吧)、达安基金等在内的7只个股涨幅超过30%,远远超越大盘同期10%的涨幅。
查询沪深交易所公开交易信息可知,在此次对甲流概念股的热炒中,以游资参与为主。在对于相关股票的选择上,相对于游资所热衷的甲流概念股,机构资金则更青睐于华兰生物(002007,股吧)、云南白药(000538,股吧)等绩优股票。
根据统计,此次炒作甲流概念股的游资主力,以广深游资为主。其中,近年来“升势迅猛”的散户大本营、曾在今年4月末爆炒莱茵生物(002166,股吧)的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一马当先,成为10月以来热门甲流概念股海王生物的“首席”炒作者。其炒作手法,也和其之前惯常炒作的手法相似——边买边卖,操作风格就像庄家的“对倒拉抬”。
不过,在游资们疯狂炒作的背后,医药股的整体价格已明显偏离其实际价值,尤其是甲流概念股,其炒作背后的风险正随着盲目炒作而逐渐隐现。
甲流概念股最高暴涨63%
Wind统计10月以来(截至11月2日,下同),申万81个二级子行业中,生物制品行业板块的涨幅居于第2位,涨幅达到27.66%。
在生物药品行业内的30只个股中,共有27只个股涨幅超过同期大盘10.69%的涨幅,跑赢了大盘。此外,包括海王生物、星湖科技、达安基金等在内的7只个股的涨幅更是超过30%。
与此同时,市场上公认的14只主要的甲型流感概念股涨幅居前,10月初至11月2日期间,这些股票的平均涨幅达到32.51%。其中,海王生物、白云山A、普洛股份(000739,股吧)等几只股票的涨幅居前,其涨幅大多接近或超过40%。
在生物制药行业中,此轮甲流概念龙头股——海王生物一马当先,涨幅居于首位,达到62.54%。星湖科技位居其次,10月以来的涨幅达到43.83%。
有意思的是,尚未获得甲型流感疫苗订单的海王生物,已然成为甲流概念股的一匹黑马。
资料显示,海王生物所处行业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其产品包括预防制品、血液制品等。部分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拥有110多种产品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生产基地。但目前尚未获得国家下达的甲型流感疫苗订单。
泰然九路领衔广深游资疯炒
虽然像海王生物等甲流概念股尚未拿到国家下发的甲流疫苗订单,但是游资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借着在全球肆虐的甲流病毒而疯狂入场炒作。
根据统计,在10月以来甲流肆虐的形势下,沪深交易所龙虎榜上开始频繁有甲流概念股现身。截至11月2日,在近20个交易日内,已陆续有24只甲流概念股及医药类股票登上龙虎榜。
其中,海王生物现身龙虎榜次数最多。此外,莱茵生物、白云山A、普洛股份等也频频亮相。
交易龙虎榜信息显示,此轮甲流概念股的炒作以游资为主。机构席位仅仅现身在科华生物(002022,股吧)、华兰生物和云南白药等有明确甲流概念和绩优的几只股票上。近期市场涨幅最高、爆炒最厉害的医药股海王生物,几乎没有机构参与。
在对24只医药股的炒作中,又以广深游资为主。其中,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参与的金额最大。
统计结果显示,该营业部在10月以来,针对上述重点医药股,合计买入金额达1.64亿元,卖出金额达2.04亿元;其次为光大证券(601788,股吧)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这两家营业部也是今年4月底炒作莱茵生物的主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广深游资,如世纪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和华西证券广州江海路营业部等,也是此次炒作甲流概念股的主力。
其中,参与金额最大的国信证券深证泰然九路营业部,主要炒作的股票是海王生物。在10月9日至30日海王生物的6次交易信息披露龙虎榜中,每次都有该营业部的身影。
此外,国信泰然九路近期参与炒作的甲流概念股还涉及莱茵生物、康恩贝(600572,股吧)、白云山A等。
此前在4月份与其一起炒作莱茵生物的营业部——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此次再度和其联手,炒作海王生物和康恩贝。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H7N9禽流感虽然引起人们对禽流感的恐慌,却给低迷的股市带来新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