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了重组方案的上实系医药股——上海医药[15.01 1.83%]、上实医药[23.95 2.39%]、中西药业[13.75 -0.43%]再度齐齐涨停。是什么样的原因刺激了股价?补涨?估值的因素?除了这些因素外,市场对这次上实系医药股是不是还有其他解读?
昨日,上实系医药股三家公司均告涨停,这是披露资产整合方案之后的第二个涨停。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三家公司股价分别报于14.74元、23.39元、13.81元,分别较均价12.18元、19.33元、11.41元上涨幅度均为21%左右。“补涨因素是肯定的。”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但从6月中旬停牌至今,大盘从当时的2800余点已经突破了3000点,虽然理论上三家公司股价上涨包含了补涨因素的推动,但从三家公司目前涨势看,已经明显超出了补涨幅度。
估值显然是更重要的因素。根据重组方案,“新上药”将会组建成目前A股最大的医药上市企业,将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商业网络和收入规模全国排名第二的工业体系,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名。申银万国[3.80 1.06%]的研究报告指出,公司公告的2008至2010年备考预测每股收益(剔除非经常性损益)为0.31元、0.43元、0.52元,给予2009年预测市盈率35倍,对应的目标价格为15.05元,较之停牌前一交易日的12.18元溢价将近24%。
但更多的上涨还是来自于对新上药的发展预期。“除了估值的因素外,市场更多的看中后期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上海国资委的支持力度。” 国金证券[21.45 0.75%]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杨建波向记者表示。
“我个人来看,上实系医药个股的整合超出了我的预期。”一位关注上海医药3年的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停牌长达四个月之后,上实系医药资产整合给出了一份打造“新上药”的整合方案,“新上药”获得了上海国资委的医药资产,而中西药业和上实医药这两家壳子原则将随之消失。
“原本的重组方案预期之一,就是保留住另两壳资源,从而让三家上市公司分业经营。” 杨建波表示,原本预测的方案是,上海医药主要以商业为主,上实医药主攻制造,中西药业可能整合集团其他资产或者被买壳,这样的方案较为简单且耗时较短。但从长时间的停牌以及事实的重组方案看,新方案仅仅保留上海医药这一资本运作平台,充分反应了上海国资委方面全力做大做强上海医药的决心。整合后的新上海医药将是上海国资医药的工业商业一体化巨头,新上海医药公司横跨医药工商业,旗下子公司众多,另外商业全国性扩张将会展开。
目前,上海医药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走出无量涨停,成交量分别为85.75万股和86.41万股, 昨日涨停板价位14.74元上买单超过2100万股,可见市场对其认可程度,而因为需要实施换股,中西药业和上实医药的股价也连续两日上涨。“若成交突然放量,说明分歧加大,投资者与其追涨,不如可以寻找国资整合性质的类型股票。”杨建波同时建议,从上实系三家药业公司的整合力度,可以看出上海国资委的对旗下资源的整合力度,投资者可以从中把握思路,从而关注地方国资整合力度较大的地区类个股。
(实习编辑:马丽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