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29,下称“太极集团(600129)”)曾经因为著名的“重庆担保圈”而伤痕累累,最后只能通过求助控股股东太极集团(600129)有限公司 (下称“太极有限”)才解决了担保问题。不过,旧痛刚刚过去的太极集团,如今又开始重新编织起新的担保圈。根据昨日发布的公告,其担保额度已经达到净资产的69.72%,远远超过了50%的净资产底线,引发独董对资产质量的担忧。担保额度约占净资产70%<br>
8月25日,太极集团发布了一则担保公告,公布了5起相关的担保事项。仅仅在这一则担保公告中,就牵涉到了14708万元的担保额度和三家上市公司,而且这三家上市公司均属于关联方公司。
“其实,这个担保额度还算是比较小的。”昨日,太极集团证券部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太极集团及子公司为太极有限担保总额为24910万元,占上市公司2007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9.21%,上市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为65485万元,占上市公司净资产50.51%,合计占上市公司净资产的69.72%。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沙文韬表示,按照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于2003年9月联合发布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净资产的50%”。太极集团占公司净资产70%的担保额度已经远远超过了50%的净资产底线,“资产质量不容乐观”。
担保关系错综复杂
太极集团的担保关系似乎一直比较复杂,历史上,主要是与非关联方企业进行互保而承担担保责任,比如*ST长运(600369,SH)、S*ST星美(000892,SZ)、S*ST朝华(000688,SZ)等。
在如今新构筑的担保圈中,太极集团选择的主要是关联方企业,这也得到了上市公司方面的承认。“现在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担保与互保的)主要是我们的关联方企业,包括子公司、控股股东之类的。”上述证券部工作人员说。
通过统计,记者发现在太极集团错综复杂的关联方担保圈中,有五种担保类型:上市公司太极集团及子公司为太极有限提供担保;太极有限及子公司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子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担保。
截至今年上半年,上述第一类至第五类担保类型所涉及的金额分别为24910万元、34.140万元、65485万元、60350万元和27494万元,合计金额高达212379万元。
上述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国家银根紧缩,现在的担保主要是给关联方银行贷款进行质押担保,自医药
新闻网。如果银行的放贷控制没有那么严,今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担保额度。”但根据记者对太极集团8月25日最新公布的今年中报的数据统计,涉及到给银行贷款进行质押、连带责任担保等的相关金额仅为21568万元,仅占全部关联方担保总额约为10%。
超限担保引发独董担心
尽管担保额度超限引发了质疑,但在8月25日的担保事项公告中,太极集团董事会认为,上市公司被担保的控股子公司,均是上市公司的核心控股子公司,经营业绩好。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为其担保不存在风险。“上述担保行为,不会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不过,太极集团的独立董事与董事会的意见形成了明显反差。
独立董事集体认为,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金额较大,虽然多数是内部单位担保,但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已提醒公司,减少对外担保总额,从总体上控制和降低对外担保风险。”
“现在担保对象主要就是内部单位和关联方企业,风险控制起来比较方便。”太极集团证券部的内部人士说,“理想的状态是担保额度降到净资产的50%以下,我们准备今年把担保这块降下来。”
(责任编辑:张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