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昆明制药 控股之争隐现

2008-08-25 19:5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昆明制药新近发布的中报不经意间透露出股东持股比例的微妙变化,由此,坊间对于昆明制药控制权争夺战的猜测似乎多了一丝印证。
  8月15日,昆明制药发布2008年中期财务报告,其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发生了变化:公司第三大股东云南省国资经营公司(下称云南国资公司)几个月内陆续增持,其比例已从7.43%升到了12.35%,一跃成为昆明制药的第二大股东。
  
  有市场人士指出,就昆明制药新公布的股东股权比例来看,云南方面的几大股东持股总比已经达到23.39%,与目前第一大股东华立集团所持24.34%的股权相差甚微,单纯从二级市场上吸股即可超越其控股地位,不能不让人对昆明制药控制权之争产生新的联想。
  
  华立无为,云南国资不满?
  
  “有关部门认为华立对昆明制药的重组不合格。”有知情人士如是透露。自华立集团2002年8月入主昆明制药后,云南国资方面曾希望华立以昆明制药为平台打造青蒿素产业,但由于华立集团旗下华立药业与昆明制药均涉及青蒿素产业,不仅没有进行相应整合,反而形成同业竞争,因而一直备受业内争议。2005年,昆明制药首次报亏4457万元,外界普遍认为华立集团没有将昆明制药的青蒿素资源整合好。此外,在收购昆明中药厂时,华立的“零收购”资本运作亦广为诟病,被指其未能兑现做大做强中药厂的承诺。
  
  今年7月下旬,华立集团宣布出售旗下惟一一家非医药主业的华立科技壳资源,以加速聚焦医药核心主业。华立集团副总裁赵江华当时表示,“华立今后的产业布局重点将立足医药板块,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中药、植物药平台,同时发挥其在青蒿素领域的产业链整合优势。”但是,作为活跃在医药资本领域的七大系之一,华立系手持华立药业、昆明制药和武汉健民3家医药上市公司,至今未表露出整合的具体意向。
  
  对于华立方面迟迟未能表态,云南国资方面已经有所不满。知情人士称,云南省国资委有意整合昆明制药的几个云南省内的股东股权,目的是让华立集团退出,或者让云南方面的企业成为昆明制药的第一大股东。
  
  据悉,此前云南省国资委主任徐盛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考虑引进产业投资者时,看重对方的是技术、品牌、营销、管理方面的优势。要考虑引进这些投资者能否给云南的产业起到拉动作用,能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上述考量可见,华立集团重组昆明制药后的业绩表现显然不能使云南国资方面满意。同时,由于云南省正在推进“打造200亿云药产业”计划,除云南白药外,昆明制药这样的优势企业也相当受到重视。
  
  在今年7月昆明市云药产业发展大会上,云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表示,将亲自挂帅主抓云药产业发展,云药要“二次创业”,到2012年,实现医药产业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云药要成为“全国特色最鲜明的医药产业基地”。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整个云南省医药产业中,只有云南白药的产值过10亿元,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昆明制药。
  
  据昆明制药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776.41万元,同比增长14.19%;实现利润总额2,293.39万元,同比增长38.46%;净利润1,771.55万元,同比增长42.62%。
  
  离举牌一步之遥,触动华立
  
  令人错愕的是,与坊间沸沸扬扬的控股之争的猜测相逆,云南国资公司低调晋身昆明制药二股东,在中报之前一直表现得不显山不露水,其持股比例从7.43%升到12.35%,亦离相关规定中增持5%需举牌披露的规定仅一步之遥。
  
  据《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截至6月30日,云南国资公司陆续增持昆明制药15,472,798股,增持比例为4.92%。昆明制药半年报显示,目前云南国资公司和另外两家云南公司合计持股仅低于第一大股东华立集团0.95个百分点。除云南国资公司持有的12.35%股权外,属国有独资第三大股东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9.55%股权,而持有1.49%昆明制药股权的第四大股东云南新兴投资有限公司和红塔集团渊源颇深。有业内人士据此猜测,就云南省国资委方面可能属意将上述3家云南企业所持股份整合为一体,以期与华立集团抗衡,进一步强化做大云药的既定战略。
  
  或许对云南国资公司的动作已经有所警惕,华立发动了其自入主以来的第一次增持行动。今年5月12日,华立集团增持昆明制药3,298,930股,增持量占总股本的1.05%,至此,其持股数达76,477,897股,比例上升到24.34%。尽管华立方面表示,增持昆明制药是因为看中其平台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存在外界所传第一大股东华立集团和昆明国资委“争夺”昆明制药的情况。但其同时亦表示,未来仍有意愿以适当的价格继续增持。
  
  有行业研究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华立旗下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昆明制药仍属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同时也是国内产品最多、规格最全、具备持续开发能力的青蒿素生产企业,华立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控制权。该研究员指出,在增持昆明制药的同时,华立将旗下子公司华立九州剥离出去,全盘转让给了中国医药。作为华立系重要的医药流通平台,变卖华立九州的行为亦可能是华立方面有意积厚流动资金,以便做大做强昆明制药。此外,华立为向地方国资示好,主动将昆明制药所持西双版纳版纳药业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昆明中药厂,并对其增资3600万元。方案实施后,昆明中药资产负债率将降至69%,自身融资能力也得到增强。
  
  另一方面,针对坊间昆明制药控制权之争的说法,云南国资公司一位股权投资负责人表示,云南国资委并没有拿回昆明制药控制权的意图,“至少我这个层面没有听说过”。
  
  有分析人士指出,云南国资公司悄悄增持昆明制药可能是对华立的一种试探,而事实证明亦对其产生了不小的触动。他认为尽管云南国资公司增持动机尚不甚明朗,但未来亦不排除其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的可能。根据近期证监会公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大股东豁免要约收购的申请由事前调整到了事后,修订可以说是更有利于已有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股东提前启动增持行为。
  
  据了解,按照原有规则,如果大股东所持股票比例达到30%,那么以后增持2%以上的股份时,必须事先提出豁免申请,这当然不利于大股东增持方案的实施,也会影响大股东增持的规模。而修改后的规则鼓励大股东增持,可能进一步使许多投资者未能预先知晓的控股权争夺战事后方能浮出水面。有市场人士指出,随着大股东增持新规的出台,以及上市公司回购审批程序的简化,依靠市场力量即可有效解决僵持不下的控股权争夺难题,而对于那些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比例过高的上市公司,未来易主或将更加便捷。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