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企暂停上市破产重组第一股,自2005年起,*ST华源已连续三年亏损,今年5月19日被暂停上市以来,*ST华源的破产重整计划已两次被债权人会议否决。12月1日,将迎来至关重要的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如果重组方案被第三次否决,*ST华源将直接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近7万股民或将血本无归,押宝重组股的风险在熊市里显得异常狰狞。
事件回顾:只能偿还10%的方案被否
央企破产重组第一股*ST华源的债务重组再次遭遇重大打击!
自今年5月被暂停上市后,*ST华源的重组在距退市所剩的大半年时间里一直在上演“生死时速”。
根据公司此前拟定的重整草案,在华源股份缩减25%股本的基础上,全体股东共计让渡股票约1.87亿股(其中华源集团让渡其持有的87%华源股份,共计让渡约1.01亿股;其他股东让渡其持有的24%华源股份,共计让渡约8541.09万股),用于清偿债权及由重组方有条件受让。
此草案最终得到了出资人会议通过,但要避免终止上市及破产清算,还必须由公司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但是,如今的*ST华源已是负债累累。
上海二中院受理的*ST华源破产重整一案,在规定的30日债权申报期限内,共有148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251笔债权,总计金额为24.89亿元。庞大的债务支付草案要过债权人这一关困难重重。
在11月20日的表决中,拥有16.93亿元债权的134家普通债权人里仅有78家投了赞成票,远未达到三分之二的规定,最终的结果便是破产重整方案并未获得普通债权人通过。下周一(12月1日),将就此事召开第三次债权人会议。
一位刚参加完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的债权人向记者表示:“我代表公司投了反对票,按照破产重整计划,*ST华源现在只能偿还欠款的10%,我们显然不可能接受!”
上述债权人还表示,12月1日,他仍将代表公司参加债权人会议,仍然会投反对票。因为公司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拿回全部欠款,如果不能拿回,就要将货品拿回。
现状分析:债权人艰难博弈
按照规定,已暂停上市的*ST华源,若在2008年继续亏损或被宣告破产,将被终止上市,这对*ST华源及几万名股东而言无疑是沉痛的打击。
更严峻的是,*ST华源面临的可能不止是退市,还面临被清算的可能。退市后股票还能进入三板市场交易,而一旦遭到清算,将是血本无归。
形势已经迫在眉睫。
从前一次的会议结果来看,关键在于债权人不能接受*ST华源只偿还一小部分债务的破产重整计划。
对于*ST华源来说,全体股东包括华源集团出让股份是偿还债务的途径之一,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争取银行能豁免一部分债务或债务重组。因为在*ST华源的债务中,银行是主要债权人,债权人要通过破产重整计划,银行的态度是关键所在。但目前,*ST华源与这个关键债权人的博弈并不顺利。上述债权人告诉记者,11月20日去参加债权人会议时,常州一家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就明确提出,至少要偿还30%的债务。
“这几天,*ST华源并没有就此事和公司进行交涉,银行是主要债权人,只要银行通过,我们投反对票也无用,如果再不通过,公司将面临清算,这将关系到几万名股东的命运,事关重大。”上述债权人对记者说道。
据知情人士透露:“不管最后结果怎样,*ST华源只能尽最大努力去做银行的工作,争取把这个壳保住。”
根据11月25日公告的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决定书显示,尚有7家债权人申报的债权数额未确定,或对债权性质存有争议。记者向上述7家债权人中申报金额最多的上海
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了解,该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则表示,在法院判决结果出来之前,不便发表任何
评论。
银行方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就银行动辄上万亿的资产而言,*ST华源几千万元的债务并不算多,但对于当初具
体操作放贷业务的人员而言还是有较大压力的。他们也在博弈啊。”
12月1日,是决定*ST华源命运的最后时刻,公司与债权人的博弈也将落下帷幕。
记者观察:探访*ST华源
日前,记者来到*ST华源所在地上海浦东陆家嘴(600663,股吧)招商局大厦31层,贴在墙上的“债权人申报处”的指示仍清晰可见。谈起11月20日的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公司董秘薛玉宝表示,“已没有可披露的事项了,我们不方便接受记者的任何采访。”
实际上,该公告显示,尽管担保债权组、税款债权组和职工债权组均表决通过了公司的重整计划草案,但普通债权组对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第一次表决未获通过。也就是说,下周一的债权人会议将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的表决,“这是最后的关键时刻”,知情人表示。
据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公司高管这几天都忙于处理此事。此前,公司一位高管曾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希望相关债权银行充分考虑近7万股东的切身利益,理解并支持公司的债务重整草案。”
事实上,造成*ST华源如今尴尬局面的,不仅是其背负的巨额债务,与华润集团的合作无疾而终似乎也成为债权人心生犹豫而投反对票的一个因素。
当初,华源集团被华润托管,华源集团持有北医集团50%的股权转让给华润股份,上海市国资委更是直接将华谊集团和上海工投持有上药集团60%的股权直接回归上实集团管理,华源集团控股股东地位被取而代之。
公司方面曾公开向
媒体表示,华源集团当然是全力推进重组的,但没有办法预料事情的结果。
上海某大型券商
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由于公司债务负担比较重,总股本又比较大,目前资本市场又不太好,什么重组方案能够有吸引力呢?只有把股本尽量缩小一些,流通股东也让出一部分股票来解决部分债务问题,投资者也只有作一定的牺牲。”
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市场传闻的所谓定向增发方案,在目前谈是不现实的。先要完成债务重整,保证2008年不亏,才可能有下一步。即使要定向增发,方案也要征得证监会的认可和三分之二社会公众股的同意,变数也还很多。
结果预测:7万股东或血本无归
华源集团是*ST华源最大的股东。根据公司的破产重整方案,华源集团让渡了其持有的87%公司股票,共计10109.31万股。
对此,市场曾有过一些质疑称:华源集团应该把100%的股份拿出来。但实际上,华源集团并不能把股份全部“奉献”出来,市场人士分析,除了持有*ST华源的股份,华源集团还有自己的债务,其持有的*ST华源的股票也被其债权人冻结或质押,华源集团不可能不留一些股份解决自己债权人的问题,况且按照重整方案,华源集团已经拿出了近90%,所剩无几。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他们已经是做了最大让步了。100缩减为75股,再让渡24%,100股只剩57股”,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数量是少了,但他们寄希望于公司恢复上市以后市值不要缩水。而相反,清算以后股票就是废纸一张了。”
“破产重整计划再不通过,我持有的1万股*ST华源就血本无归了!”本周二拨打《每日经济
新闻》热线进行咨询的股民何先生在电话那头焦急地对记者说道。
与何先生有同样担忧的*ST华源股东并不在少数。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底,*ST华源股东数为62554户,2008年半年报则显示股东数已达69692户,半年时间,7000多位股民怀揣着暴富梦想加入到“豪赌”重组股的队伍。
*ST华源作为央企暂停上市破产重组第一股,谁又能想到如今却徘徊在清算的边缘?在日益规范的资本市场中,*ST股的壳资源遍地开花,“壳资源”也一再贬值,投资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将面临远甚以往的风险。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