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FDA制订其他危险药物清单并严控此类药品

2008-10-07 14:2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鉴于美国青少年滥用药物的现象日趋严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会同国内有关部门制订了一份名为ODD(其他危险药物)的清单,并同时发文要求各地医院或药店严格控制ODD药物流入青少年之手,以免造成意外药害事件发生。

  鉴于美国青少年滥用药物的现象日趋严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会同国内有关部门制订了一份名为ODD(其他危险药物)的清单,并同时发文要求各地医院或药店严格控制ODD药物流入青少年之手,以免造成意外药害事件发生。

  由于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纽约、底特律、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青少年非法“嗑药”现象日趋严重,从而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近期已会同国内有关部门制订了一份名为ODD(其他危险药物)的清单,并发文要求各地医院或药店严格控制ODD药物流入青少年之手,以免造成伤害。

  暴利助“嗑药”成风

  为何美国的青少年会迷恋上“嗑药”?这要从美国社会风气的大背景谈起。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已有200多年之久。美国的民风非常喜欢“凑热闹”,美国的青少年尤其喜欢和迷恋各类热闹的群体活动,如去夜总会跳集体舞即为一种传承已久的风气。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各大中城市青少年(尤以高中生居多)兴起一股“彻夜舞会”(美国称之为Raves)的新风尚,并一直流传至今仍不衰。在这种由数百人参加的“彻夜舞会”上,跳舞的青少年个个劲头十足,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此时,一种名为MDMA(化学名:3,4-亚甲基-二氧甲基安非他明)、能使人精神长时间保持高度亢奋的药物深受这些舞者的欢迎。

  MDMA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精神兴奋剂,它属于危险性致幻药物,由德国一家制药公司于1914年合成而得。当时,此药曾作为精神病治疗药上市,后来因其具有致幻作用而不再用于临床,西方国家仅将其作为科研等用途。欧洲医学界认为,长期服用MDMA可引起思维混乱、抑郁症、不眠症、焦虑和妄想症等严重后果。

  MDMA的副作用与长期滥用可卡因和甲基安非他明的后果非常相似。据FDA报道,自2000年以来,美国舞厅滥用MDMA已成为一种群体性现象,主要是这种违禁药物在美国各地均能随意购买到。据说,目前美国各夜总会出售的MDMA有片剂、胶囊、粉末剂甚至咀嚼片等剂型,其零售价从每片/粒25~38美元不等。为诱使广大青少年长期服用MDMA,美国不法商人甚至将MDMA制剂加工成粉红色、天蓝色、绿色、黄色、类白色和紫色等五彩缤纷的包衣片。据称,被纽约警察没收的MDMA片上几乎都有一个醒目标记(如MOTORURA字样或“皇冠”图型等),以便让买药的青少年很容易识别其是否“真货”。

  据了解,每片MDMA的进货价仅需5美元,但黑心的舞厅老板卖给青少年跳舞者时每片售价竟高达25~40美元,暴利率达500%~800%。由于MDMA在美国市场售价较高,而在墨西哥、加拿大等美国周边国家的售价要便宜得多,故不少美国人趁到国外旅行之际,顺便捎带MDMA片回国。

  滥用范围之广令人咂舌

  为证明MDMA在美国青少年中的滥用程度,FDA最近公布了2000年以来美国海关在机场上没收的违法携带入境的MDMA药片数量:2000年仅被纽约海关查获的MDMA有82.6万片;2001年迅速上升至153.6万片;估计去年被纽约海关没收的MDMA片数量达数千万片。这只是纽约一地的数字,如加上美国其他城市海关罚没的MDMA片数量,估计全美国被海关没收的MDMA片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据最保守估计,美国青少年每年“嗑掉”的MDMA片多达数十亿片。纽约警方不久前在当地一家旅馆房间进行例行突击检查时发现,2名以色列人随身携带了10万片高纯度MDMA,并打算将其以每片6.5美元价格出售给当地夜总会老板。纽约警方说,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像这样的违禁药物地下交易,每年不知有多少次,被查获的仅是极少数。

  除MDMA外,美国青少年还流行“嗑”其他一些兴奋剂类药物,其中包括GHB(γ-羟基丁酯及其衍生物;致幻剂类药物),如PCP-五氯酚、LSD-麦角酰二乙胺、K粉-氯胺酮等,还有其他一些具有致幻作用的精神兴奋性的药物,如安定、二氢可待因、二氢吗啡酮、羟氢可待酮,甚至还有抗HIV(艾滋病毒)、类固醇类和利他林(哌醋甲酯)等药物。由此可见,美国青少年滥用精神类药物范围之广和该国国民违法使用药物的严重程度。

  医药专家认为,不仅安定、类固醇和利他林之类常用药能被用作精神兴奋剂,即使价格十分昂贵的某些抗HIV治疗剂居然也能成为一些利欲熏心的夜总会老板向青少年兜售的违法“兴奋剂”类药物,简直是匪夷所思。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一些不法商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药剂师)为提高违禁药物的效力与缩短其“起效时间”,竟将K粉在其地下工厂里制成溶解性更高的“盐酸氯胺酮”,然后再加工成起效时间更短的干粉气雾吸入剂。故有美国医学专家将此讽刺为“现代先进制剂技术与毒品的完美结合”。而这种名为Keta chloride的气雾剂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比其母体药物——氯胺酮更大(经常吸入K粉盐酸盐可引起高血压、抑郁症、谵狂、健忘症和运动能力减弱等)。美国媒体已多次报道,一些青少年因在夜总会跳舞时吸食过量氯胺酮盐酸盐干粉而导致精神错乱,从飞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而活活摔死的惨剧。

  国内控制滥用药双管齐下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门已经敞开,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不良风气也难以避免地逐渐传入(其中包括吸食海洛因和冰毒等毒品)。据国内媒体报道,在前几年,在我国一些沿海省市已有不少青少年滥用含精神兴奋剂的药水。这些药水为止咳露,其中含有磷酸可待因成分,可待因属于阿片类药物,故大剂量摄入磷酸可待因同样能产生“欣快感”。随着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对含可待因成分止咳露管理的规范化和严格控制,现国内青少年滥用止咳露现象已基本得到遏制。但从去年开始,国内沿海省市又发现为数不少的青少年滥用一种类阿片样止痛药物——盐酸曲马多。据介绍,大剂量服用曲马多也能产生某些“欣快”作用,故不少青少年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个体药店或医院里买来曲马多服用。这一现象使人回想到十几年前我国西北某些地区“瘾君子”滥用“二氢埃托非”(也是一种具有类阿片样作用的强力止痛剂)的事件,最后就是因为该药具有较强的成瘾作用,在上市短短3年后即被我国药监部门下令停产。

  鉴于我国青少年违法服药现象的日趋严重性,建议我国有关部门也参照美国FDA的做法,会同国内医药学专家共同制订一份中国的ODD清单,以此规范和指导国内医院、药店向广大群众(尤其青少年学生)销售ODD药物。同时,对持有医生处方来买此类药物的人士也应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将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一一记录存档,以便事后对药物使用人的情况进行抽查与监督。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除从销售渠道上严格控制ODD的销售和使用外,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应与地方教育部门相互配合,邀请医学专家到学校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介绍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与严重后果,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都能认识到“嗑药”的严重后果,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滥用药物现象在我国的蔓延。

  链接:有关ODD的药物清单

  1. MDMA(3,4-亚甲基二氧甲基安非他明)

  2. GHB及其衍生物(Υ-羟基丁酯)、BD(1,4丁内酯四甲基二甘醇)、GVL(Υ-缬内酯)、GHV(甲基羟基缬内酯)

  3. 致幻剂类(如LSD、PCP、K粉-氯胺酮)

  4. 羟氢可待因(OxyCotin)

  5. 苯二氮(艹卓)类(Xynax)

  6. 二氢可待因酮

  7. 二氢马啉酮

  8. 盐酸羟氢可待因

  9. 美沙酮

  10. 可待因

  11. 抗HIV药物(未列名)

  12. 类固醇

  13. 哌醋甲酯(利他林)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