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inan
7月6日,延安必康连发数条公告,先是公司管理层大“换血”,“空降”新总裁,紧接着是公司更名,从2020年疫情期间因为信批被盯上,到被立案调查,这家昔日白马股“爆雷”,几乎成为第二个康美......
延安必康换名、“空降”新总裁
7月6日,延安必康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谷晓嘉、副董事长李京昆、董事何宇东、邓青、王东、副总裁岳红波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公告显示,谷晓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裁、战略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李京昆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战略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何宇东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裁职务;邓青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王东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岳红波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上述人员辞职后继续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为了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延安必康表示,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公司董事会同意提名韩文雄、邵新军、王成、权新学、崔清维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同意提交公司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任期与第五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同意聘任邵新军为公司总裁,聘任王成、权新学、殷大杰、康新长、邓思伟为公司副总裁。
同日晚间,延安必康另一则公告称,为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加准确的反映公司实际业务及经营情况,公司决定变更公司证券简称为“必康股份”,公司中文全称、英文全称和证券代码不变。
此外,延安必康发布《延安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工作细则》,公告称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培养及锻炼管理团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活力及创造性,实施轮值总裁制。
资料显示,此次新上任的总裁邵新军于2021年7月加入延安必康公司,可以说是“空降”。副总裁都是延安必康的原管理、经营、技术口的负责人,尤其现任必康制药新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延安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的韩文雄,还曾担任过华为高管,不少网友表示延安必康或许有救了。
第二个“康美药业”,4年造假数十亿
延安必康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5年12月借壳九九久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411),注册资本人民币153228.3909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谷晓嘉女士。其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板块、医药商业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以及药物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板块四大类。
延安必康上市后,市值曾一度突破50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李宗松、谷晓嘉夫妇也因此身价暴涨至140亿元,登《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
然而因为造假风波,延安必康一夕之间回到解放前,又被业内称之为第二个康美药业。当前延安必康每股报价5.95元,总市值才91.17亿。
延安必康造假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疫情期间,2020年2月5日,延安必康公告称将尽快完成医护级口罩和防护服生产线的改造。彼时延安必康却并未披露尚不存在口罩生产业务、尚未取得相关生产资质等可能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形。
3月25日,延安必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事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月26日,延安必康的股价跌停,收盘时仅8.84元/股,而在立案调查之前,延安必康经历过24.80元/股的巅峰。
不到半年调查结果就出炉。8月17日晚间,延安必康收到陕西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公司涉嫌的违法事实主要包含三方面:一、证监会查明,2015年至2018年间,延安必康的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4.97亿元;二、为掩盖上述资金占用问题,延安必康虚假财务记账、伪造银行对账单,进而在年报中虚增货币资金。从2015年到2018年,虚增的货币资金数额,从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虚报货币资金累计36.63亿元;三、信批内容不准确,存在误导性陈述。
此后,延安必康的高管层也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显示,实控人李宗松处以60万元罚款;董事长、时任副董事长谷晓嘉、香兴福处以3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财务负责人、副总裁周新基、董文、伍安军处以10万元罚款。此外,对刘欧、邓青、杜琼等19名相关当事人处以3万元罚款。
更为关注的是,延安必康实际控制人李宗松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所持股份几乎全部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以及被限制高消费。
债务违约、卖子求生,控股股东面临重整
2015年借壳上市后,延安必康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24亿元、53.68亿元和84.47亿元,营收增速分别达到84.04%、44%和57%。但是,2016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9.62亿元、9.01亿元和4.26亿元,其中2018年净利润几乎是被腰斩。2016年~2019年,延安必康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7.81%、-6.4%、-54.72和-1.01%。
而这背后,与延安必康的并购行为有关。2017年,延安必康开始战略布局医药商业,先后收购润祥医药和百川医药各70%股权。但是并购没有为延安必康的业务发展带来协同效应。
延安必康2020年财报显示,年营业收入69.53亿元,同比下降25.47%;净利润亏损10.43亿元,同比下降534.95%;扣非净利润亏损9.68亿元,同比下降1237.62%;并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120.07万元,公司现金流告急。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工业板块和医药商业板块,占比为78.95%。
与业绩下滑一样令人唏嘘的是,延安必康2020年10月24日公告,公司与多家证券之间存在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涉及逾期债务及违约本金共计53.61亿元;2021年1月5日,延安必康公告称,暂时未能在2020年12月31日及时兑付债券“18必康01”50%的本金和相应利息。
据悉,为了偿付“18必康01”,延安必康还计划变卖公司当年上市借的“壳”——九九久。
2020年11月2日,延安必康与新宙邦签署协议,转让九九久74.24%的股权,并向九九久的法定代表人周新基转让九九久13%的股权。不过,延安必康还是未能如愿。2021年1月12日,九九久74.24%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
而在2020年3月,延安必康计划将九九久分拆上市至创业板,但因此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项而终止。延安必康还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被问询九九久存在重复上市行为。此举也遭受到了诸多业内人士抨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延安必康的控股股东也因负债遭申请重整。2021年6月15日晚间,延安必康披露公告称,鼎源投资以其控股股东新沂必康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陕西省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新沂必康进行重整。上述法院现已受理此案。
而其控股股东新沂必康,也是延安必康造假风波里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4.97亿元的主角。在被证监会查明后,新沂必康至2020年9月17日才完全归还44.97亿元占用资金。
经历财务造假、卖子求生、债务违约、控股股东面临重整等一系列波折后,延安必康又是更换公司名称,又是管理层大换血,不知道后续能否实现“自救”,重整公司业绩。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