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广东首次基药招标将启 “双信封”制度受争议

2011-06-20 14:1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上海刚公示完基本药物中标价格,广东省日前随即公布《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质量优先价格合理

  上海模式能否复制?

  就在“安徽模式”的“唯低价论”遭六大医药行业协会“上书”建议纠偏的时候,被称为“上海模式”的上海基药招标公布了中标结果。

  2010年12月27日,上海卫生局发布招标公告,正式启动本年度上海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与“安徽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其主要原则是: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包括引入“量价挂钩”模式以促使企业降价;区分质量层次(单独定价和GMP)以保持本市社区用药水平等。

  “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招标结果是,此次上海基药招标中,包括哈药集团、华北制药、广药白云山、北京同仁堂等国内品牌药品中标较多。另外,涉及合资、外资药数量也至少达60多个品种、150多个品规,涵盖辉瑞、拜、礼来、施贵宝等近30家外资药企。中标品种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等领域,如络活喜、波依定拜新同等。“上海的招标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国情的,业界的反映也比较好。”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质量、信誉与服务、价格三方面组成的评审标准比较客观,不过分追求低价,注重成本效益,既符合市场需求,也能满足供给需求。

  但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则认为,上海的基本药物招标结果不具备普遍性,“关键是上海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高于全国。”

  对此,宋瑞霖则认为,尽管上海经济条件好,其模式不可全国复制,但也不能因为其他地方政府没钱而让老百姓吃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低价没关系,但前提是药企必须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不能以次充好,甚至虚假投料。”宋瑞霖坦言,只有价格合理了,药厂才不会铤而走险,去生产所谓的“合格的假药”。

  哪种模式将会胜出?

  品牌药企忐忑应考

  一方面是经济条件、医疗水平相当的“上海模式”,另一方面则是全国试点的“安徽模式”,而从6月10日公布的方案来看,广东的规则与“安徽模式”较为相似。

  “如果真的是效仿安徽模式,那么品牌药企缘广东基药市场可以说是一定的了。”云南一家药企的市场部负责人担心地说,在原辅材料人工水电等尤其是中药材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超低的价格将令众多厂家法保证生产与供应,最终可能导致无人应标或中标价格超低。“像是在黑龙江、四川的基药招标中,消炎利胆片100片就无人应标。”

  广东一家药企的有关负责人则认为:“目前‘双信封’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即‘最低报价者中标’及‘一厂一品一规’独家中标导致了恶性竞争,中标价格基本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上海进行综合评分,以质量分为主,价格仅占30分且得分差距不大,不保证最低报价中标及非独家中标,中标价格比较理性。”“现在上海的招标结果已经出来了,毕竟广东的经济水平与上海相当,也许具体实施时,会参考上海模式,作适当的变通。”也有企业乐观地说。

  根据《办法》,还将由广东省卫生厅编制具体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报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实施。“不一定要学谁的模式,广东完全可以创自己的经验,关键是政府能在价格和质量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宋瑞霖说。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