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广东首次基药招标将启 “双信封”制度受争议

2011-06-20 14:1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上海刚公示完基本药物中标价格,广东省日前随即公布《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业界担忧若效仿“唯低价论”的安徽模式,品牌药企或将缘广东基本药物市场

  上海刚公示完基本药物中标价格,广东省日前随即公布《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意味着,广东也将开始首次大规模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有市场传言称,广东省的首次基药招标最快可能在6月底、7月初正式启动。而这次基药招标究竟将采用全国试点、但因“唯低价论”备受争议的安徽模式,还是“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上海模式,或将决定品牌药企能否进入这个市场。

  采用“双信封”制度

  广东启动基药招标

  根据《办法》,广东省的基药采购目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及《广东省国家基本药物增补品种目录》(2010年版)制定,确定每种基本药物采购的剂型原则上不超过3种,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2种。

  而在招标制度上,采用“双信封”制度,即企业同时投两份标书,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信誉记录、基药市场占有率和临床覆盖率以及基本药物处方和工艺核查情况,GMP、GSP、GAP资质认证情况,药品质量抽验抽查历史情况,电子监管能力、出厂价格备案和质量授权人制度实施情况等指标进评审,保证基药质量。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值得注意的是,“双信封”、一品三剂型两规格、“最低者中标”,这些正是“安徽模式”一直备受争议的焦点所在。这也让曾在安徽省基药招标中“落榜”的品牌药企对即将开始的广东基药招标备感忐忑。

  “唯低价论”

  安徽模式备受争议

  “安徽模式”的基药招标之所以备受争议,最大原因是其“唯低价论”导致出现了大量超低价中标的情况。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此前被媒体曝光的“蜀中制药事件”。在安徽省基药招标中,蜀中制药10克×20包的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为2.35元,而该药的最高零售价为10.8元,另复方丹参片(薄膜衣)(120片/瓶)的中标价为2.99元,国家最高零售指导价则为14.1元。为此,有同行轰称:“即便用土做原料,也不可能做出这个中标价来”。

  以上并非个案。根据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对安徽基本药物招标的调研报告,安徽中标的863个品规,单价1元以下的占20.9%,5元以下的占66.9%,10元以下的占82%。这些“价格虚低”的药品,有的中标价甚至低到如果按药典标准生产,根本法补偿原辅料及包装成本。

  “劣币驱良币”的结果是,浙江省医药商业协会根据公布的采购量与中标价进行测算,从去年9月第二轮基药省级招标启动以来,截至今年4月1日,安徽全省实际采购额仅4.45亿元,而此前安徽曾承诺的采购总额高达388亿元,仅完成参考采购额的1.14%。

  因此,在4月份,四川蜀中制药最终因为在药品生产中涉嫌虚假投料,被药监部门收回中药GMP证书,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中药协会等六大协会随即联合向国务院医改办上书,呼吁基药招标纠偏。据宋瑞霖透,“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起草文件,计划完善经济技术标评审指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