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我国药价虚高虚低同在 监管不力成幕后推手

2011-05-17 09:44:00瞭望东方周刊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每天都在郁闷中生存。”3月份的“两会”医药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谈起药品招标采购,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的愤懑之情,与上一年几无二致。<br>

  究竟谁才是药价发“虚”真正幕后推手?

  监管的缝隙

  有人也将矛头指向政府管制,因为一些部门不仅监管不力,同时部门间存在监管“缝隙”。

  这些监管“缝隙”和监管不力,以及机制不完善,给了企业多种回旋空间,“变脸药”、“特权药”不断出现。

  比如,按照我国目前的药品定价机制,除了要考虑企业成本和利润外,还存在着对各方面的认定,这些认定派生出专利药、原研药、仿制药、首仿药 这些认定来自于政府不同部门,但是都会与价格挂钩。

  有关医改的争论中,药价管制一直是焦点之一。药价究竟是要听政府的,还是要听市场的?政府降价究竟有没有用?

  很多人以美国对药价管制较宽松为据,但也有专家指出美国有一套较为严密的机制约束着药价扭曲,比如医保付费的约束。

  宋大才对本刊记者说,“对药价实行必要的监管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一项措施,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未来还将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分期分批调整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价。”

  在国内,并不缺少支持政府管制医药价格从而控制医疗支出的事例,但是企业界和绝大多数企业界人士反对干预:控制医药价格上涨并不等同于控制医药支出上涨,非管制药品的价格或者其他医疗服务成本上升可能抵消政策干预的作用。

  管制效果之问

  大部分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也不主张政府对药价进行干预。

  比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等人2008年的一项研究结论认为:政府干预政策的确降低了价格,但医生会通过调整药品使用结构来应对价格管制,大大削弱政策干预的影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吴斌珍等人,曾经对1997年~2008年政府药品降价政策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也认为“政府的药品干预措施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政策实施的初衷”,反而“带来了包括刺激进口高价药等新的行为扭曲”。

  吴斌珍对记者说:“研究表明,政府直接的降价政策仅仅在不超过5个月时间内小幅控制药价;降价政策对消费者的医疗支出影响非常有限,药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医疗用品消费价格指数最大的单月降低幅度分别只有0.46 和0.27个百分点。”

  但是吴斌珍倾向于政府目前对药价进行管制“至少一定阶段政府还是应该对药价进行规制” 。

  目前,我国政府对药价管理总的原则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定价药品虽然数目少但一般用量大。官方数据显示,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占22%左右。

(责任编辑:姚青 实习编辑:伍泳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