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我国药价虚高虚低同在 监管不力成幕后推手

2011-05-17 09:44:00瞭望东方周刊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每天都在郁闷中生存。”3月份的“两会”医药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谈起药品招标采购,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的愤懑之情,与上一年几无二致。<br>

  “每天都在郁闷中生存。”3月份的“两会”医药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谈起药品招标采购,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的愤懑之情,与上一年几二致。

  各省药品招标过程中“唯低价是取”,导致企业恶性竞争,“大企业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倒是小企业以低于成本价中标。”李振江说,他“压力很大”。

  对此愤懑的全国人大代表还有孙耀志、李大鹏、徐镜人 以及四川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等全国政协委员。李大鹏说:“做药就像做‘白面’一样既要小心,又很吃力。”

  反观医疗界,尽管这些年舆论将“看病贵”的根源指向“以药养医的机制”,但医疗界却似乎异常委屈,且愤愤不平。

  事实上,涉及药品的多个环节都发现过价格违法为。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2月23日发布的《2010年价格监督检查情况统计分析》显示,在2010年查处的价格违法案件里,医药价格违法案件居首位,占比超3成。

  那么,究竟谁才是药价扭曲背的推手?

  是厂家、中间环节,还是“以药养医”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监察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的通知》。对药价实实在在的大检查,必将深入触及背后纷繁复杂的利益纠葛。

  对于药品的利益分成,曾广为流传着一个比例:按照占批发价的比例,一般药品的出厂价占20%、国家税收占13%、挂靠医药公司的配送费占5%~8%、代理经销商利润占10%~20%、医药代表利润占10%~20%、医院顺延加价15%。

  一些媒体试图根据上述比例解读药品利益纠结的源头,后来却被众多企业代表和学者批评为解读肤浅偏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记者说:“生产企业很委屈。2010年,国内制药企业的含税利润只有10.5%,而跨国制药企业息税后利润在25%~30%。”从这条利益链上看,药品生产企业获益并不丰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