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迅速崛起的印度制药工业己经成为印度科技产业的前沿代表之一,它已具备了药品制造和研发的能力。
由于印度的城镇医药市场占了印度整个医药市场份额的60%,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目前印度制药业正在逐渐加快挖掘农村医药市场潜力的步伐。
产业背景
目前,印度制药行业分布着超过20000家注册企业,整个行业在过去20年里迅猛发展。前250家制药公司控制着70%的市场份额,领先企业掌握大约7%的市场份额。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和政府价格控制,该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印度制药工业为印度提供了70%的用药需求,包括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品制剂、化学品、片剂、胶囊、口服药品和注射剂等系列产品。大约250家大企业和8000家小企业组成了印度医药工业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包括5个国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能制造医药原料、350种常用药品等完整的系列。
印度的医药企业早就希望能够进军西方医药市场,而且在许多方面他们己经取得了成功。印度医药企业中排名第3位的悉普拉(Cipla)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就获得了美国FDA对其生产设施的许可证,所生产的药品己经销售到世界100多个国家。目前印度已有65个药品生产厂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认证,超过20家制药商获FDA批准。
虽然印度的制药公司还无法开发出诸如Lipitor(阿托伐他汀)和Viagra(万艾可)这样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来和国外的制药巨头竞争,但是印度在270亿美元的全球非专利药市场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而且其增长空间非常巨大。据OPPI统计,到2007年,将有800亿美元的专利药专利保护到期而进入仿制药市场。目前印度向欧美市场出口的制剂产品基本上是专利药品到期后的仿制品,特别是原为“重磅炸弹”的专利过期产品。
据预计,印度国内医药市场在过去5年中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5%,目前市场规模刚超过57亿美元,在2006~2010年,将以每年13.6%的增速扩大到2010年的94.8亿美元。
印度的研发外包和生产外包(CRAMS)也呈现出勃勃生机。2005年,CRAMS市场的价值为5.32亿美元,其中,生产外包占84%,研发外包(除去临床试验)占16%。两项在2005年都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印度的临床试验市场在2007年将达到2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10亿美元;生产外包市场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9亿美元。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