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有印象,在上世纪70-80年代,很多儿童都有蛔虫等寄生虫感染,但是很少有人得过敏。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环境干净了,寄生虫几乎没有了,尤其是城市中。但是,儿童的过敏比例十分高,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异性皮炎(湿疹),哮喘等。那么寄生虫与这些过敏性疾病之间有关联吗?
寄生虫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环境影响因子。寄生虫是宿主炎症反应的强效调节剂,介导过敏性炎症。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综合评价寄生虫感染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和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检索相关数据库,检索日期为1970年1月-2020年1月。纳入描述寄生虫感染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纳入任何类型寄生虫感染的研究,包括蛲虫、蛔虫、鞭虫、钩虫、粪类圆线虫、膜壳绦虫、血吸虫。排除弓形虫相关研究。
主要结局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包括哮喘、喘息、鼻炎、湿疹、气道高反应性(BHR);次要结局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如病情加重、住院、症状严重程度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最终纳入80项研究,共99967例参与者,其中大多数研究对象为儿童(n=47, 58.8%),其次是儿童和成人(n=25, 31.3%)。最常见蛔虫感染(N = 68, 85.0%),主要结局是特应症(N = 53, 66.3%)、哮喘(N = 40, 50.0%)、喘息(N = 28, 35.0%)、鼻炎(N = 19, 23.8%)、湿疹(N = 17, 21.2%)和BHR(N = 6, 7.5%)。
研究人员未观察到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疾病之间的整体联系。蛔虫感染与BHR风险增加有关(RR=1.41, 95% CI, 1.17-1.70)。只有两项研究表明粪类圆线虫、膜壳绦虫感染与过敏症风险降低有关(RR 0.79, 95% CI, 0.68-0.93)。
对儿童或成人进行分层,观察到蛔虫感染与儿童BHR存在显著相关性(RR=1.32, 95%CI, 1.09-1.60; I2=50),成人过敏症风险增加(RR=1.37, 95%CI, 1.18-1.61)有关。
目前仍无可靠的证据表明寄生虫感染对哮喘、喘息和湿疹有影响。儿童感染蛔虫可能增加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发生风险,成人寄生虫感染可能增加过敏症的风险。寄生虫感染对已确诊过敏或哮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缺乏证据。仍需进一步研究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原文出处:
Arrais M, Maricoto T, Nwaru BI, Cooper PJ, Gama JM, Brito M, Taborda-Barata L, Helminth infections and allergic diseas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glob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2),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21.12.777.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