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高滤过与健康个体的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肾小球高滤过是否与受试者的死亡率相关,以及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否与肾小球高滤过相关。
研究人员回顾性地分析了1615名既往没有心血管事件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6.1±17.3岁,61.9%为男性)。研究人员使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方程估计了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高滤过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在年龄和性别分层后的第95个百分位数以上,而正常滤过定义为第25至第75个百分位数。研究人员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量了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频域和样本熵。临床结据为2年时的全因死亡率。
在平均16.5±8.2个月的随访期间,有117名参与者死亡(7.2%)。肾小球高滤过与参与者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风险比和95%CI为1.97[1.15–3.37])。在考虑年龄、性别、平均心率、发病率和药物后,降低的心率变异性指数,包括时域、频域和样本熵(比值比和95%CI为0.79[0.70-0.89])均与肾小球高滤过独立相关。在亚组分析中,与老年人相比,年轻参与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能更好地预测肾小球高滤过。介导分析揭示了心率变异性和肾小球高滤过之间的显著的介导作用,以及它们各自对生存具有不利效应。
由此可见,心率变异性降低与肾小球高滤过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在既往没有心血管事件的个体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与肾小球高滤过不良结局的发病机制有关。
原始出处:
Hao‐Chih Chang,et al.Rol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Association Between Glomerular Hyperfiltra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JAHA.2021.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1.021585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