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表面受体CD137的表达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与其天然配体4-1BBL的结合来增强抗癌T细胞的功能。CD137与工程配体结合已成为一种癌症免疫治疗策略,但激动剂的临床开发一直受到毒性或疗效有限的阻碍。在这里,作者证明了CD137/PD- 1双特异性抗体IBI319能够通过将CD137激活与PD-1交联耦合来克服这些限制。
在CT26和MC38同基因小鼠肿瘤模型中,IBI319限制T细胞共刺激pd -1丰富的微环境,如肿瘤和肿瘤引流淋巴结,因此全身(肝脏)T细胞激活引起的毒性降低。除了限制全身T细胞共刺激外,IBI319的抗pd -1分支还显示了检查点阻断功能,总体结果是T细胞和NK细胞浸润到肿瘤中。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毒理学分析表明,IBI319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分子,具有类似igg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是进一步临床开发的合适候选分子。
CD137 (4-1BB, TNFRSF9) 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TNFRSF),激活后在各种细胞类型上表达,包括 T 细胞和自然杀伤 (NK) 细胞,在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 (DC) 和一些组织细胞,如肺和肝内皮细胞。CD137介导的生理信号转导是由其天然配体4-1BBL诱导的,4-1BBL是TNF超家族(TNFSF)中的II型膜蛋白。与其他TNFSF成员类似,4-1BBL作为膜结合或可溶性的同型三聚体复合物,介导CD137的三聚体化,随后特异性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1、TRAF2和TRAF3)的招募,以及下游信号级联的启动,如NFκB、ERK、JNK和p38 MAPK通路。
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努力将CD137作为潜在的第二代免疫肿瘤靶点来进一步刺激肿瘤特异性T细胞。在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cd137表达的T细胞比cd137阴性的T细胞显示更高的T细胞激活度和更少的衰竭。CD137 激动剂进一步增强了抗 PD-1 抗体介导的来自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耗竭 CD8 + TIL 的重振,表明结合检查点阻断靶向 CD137 的基本原理。然而,评估两种 CD137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Ab) 的临床试验因无法耐受的肝毒性(urelumab、BMS)或疗效低(utomilumab、辉瑞)而停止。
随着评估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避免可能危及生命的潜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无论是激动性抗cd137抗体如何诱导受体三聚体和下游信号转导的机制,还是肝毒性的原因,都没有被完全解决。此外,结构研究显示urelumab与CD137胞外结构域的半胱氨酸伪重复1 (CRD1)结合,而4-1BBL和utomilumab与CRD2/3区域结合,表位略有区别,提示结合表位与激活效果密切相关。然而,在保持抗肿瘤功效的同时降低脱靶毒性,是将CD137激动剂推向临床应用的一个持续挑战,克服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考虑所需新分子的Fc功能、亲和力和结合表位特性。
T 细胞激活需要 T 细胞受体识别抗原(TCR,信号 1)、不依赖 MHC 的共刺激信号,包括通过 CD137 的信号(信号 2)和细胞因子启动(信号 3)。由于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与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2 (PD-L1/ PD-L2)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负反馈信号,通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来抵消TCR的激活,PD-1/ PD-L1阻断主要影响信号1的结果。因此,同时阻断PD-1/PD-L1,同时激活CD137,有可能产生协同作用,通过信号1和2导致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这里作者展示了一种PD-1/CD137双特异性抗体,IBI319。IBI319的anti-CD137臂具有与天然4-1BBL相似的结合表位,但其结合能力明显低于anti-PD-1臂。这种设计确保了对pd -1表达细胞(即浸润肿瘤和/或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s)的T细胞和NK细胞)的抗体的优先分配,并避免了CD137激动剂在全身分布造成的肝脏毒性。尽管存在分布,但与受体 PD-1 的结合使分子交联,导致 CD137 三聚化和下游信号传导。IBI319有可能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的临床反应,同时减少传统CD137激动剂引起的毒性。(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文献
Yunqian Qiao et al. Cancer immune therapy with PD-1-dependent CD137 co-stimulation provides localized tumour killing without systemic toxicity. Nat Commun 2021 Nov 4;12(1):6360. doi: 10.1038/s41467-021-26645-6.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