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作者揭示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内在机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针对上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这项研究是由来自蒙特利尔大学附属CHU Saint-Justine研究中心的Jean-SébastienJoyal博士等人合作完成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特征是血管变性,然后在视网膜中形成异常血管。这种血管增生会损害将信息从眼睛传送到大脑的神经细胞。
该研究表明,为了阻止异常的血管增生,血管采用了一系列分子“刹车”,这些刹车以类似于自然细胞衰老的加速方式被激活。总的来说,这些机制在称为细胞衰老的过程中被明显激活,最终导致视网膜组织瘢痕形成。
当处于衰老模式时,血管产生的炎症分子成为称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的靶标。尽管被认为是免疫系统的第一反应,研究表明嗜中性粒细胞到达视网膜的时间相对滞后,主要用于帮助清洁和重塑受损的血管。
更广泛地说,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血管的破坏导致有益的血管重塑过程。因此,该研究提供了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了解,以及揭示了老年人群体易患并发症,例如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的原因。(生物谷 Bioon.com)
资讯出处:Promising discovery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原始出处: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target senescent vasculature for tissue remodeling in retinopathy, Science (2020). science.sciencemag.org/cgi/doi … 1126/science.aay5356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