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最可怕传染病“埃博拉病毒”有了克星,全球首个疫苗获批

2019-11-15 07:48:39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适合18岁以上人群,保护期两年

  世界首个正式获批用于人体的埃博拉疫苗,来了。

  近日,欧盟执行委员会宣布,批准埃博拉疫苗Ervebo在德国启动许可剂量的生产,并于2020年上市。

  该疫苗将用于18岁以上人群的主动免疫,以预防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

  据悉,这一批准将在31个国家生效。包括欧盟28个成员国,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

  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首现于1976年。彼时,同时暴发两起疫情。其中一起发生于刚果(金),在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内。该病由此得名。

  埃博拉是一个通用术语,指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感染该类病毒后,会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这一烈性传染病,平均病死率达50%。致死原因包括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等。

  目前,埃博拉病毒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流行病毒。2014年-2016年,西非爆发相关疫情,是迄今最大规模、最复杂的疫情。约有2.8万余人感染,超过1.1万死亡。而截至2019年7月23日,刚果(金)于2018年爆发的疫情,已报告2612例感染病例,死亡1756例,总病死率为67%。

  研发、推动疫苗上市,成为公共卫生的当务之急。

  Ervebo是由改造过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埃博拉病毒表面的重要糖蛋白组成。VSV可以感染牲畜、使其患病,但对人类无害。病毒通过产生轻度感染来激活免疫系统,使后者产生针对埃博拉蛋白的抗体。

  据悉,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围策略。在20世纪70年代,曾被用于促进消除天花。但用在实验性疫苗评价上,尚属首次。

  2015年,Ervebo开始临床试验。当时情况复杂、紧急。几内亚政府和WHO采取非同寻常的步骤,领导这项试验。此后,Ervebo在非洲、欧洲及美国的临床研究中,经1.6万余人测试,被证实有效。

  WHO表示,目前有8种疫苗正在接受临床评价。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表明,Ervebo的预防效果约维持两年。而其他在研疫苗的预防效果,约保持6个月左右。

  WHO总干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介绍,Ervebo的研发过程,是全球协作的结果。包括加拿大、美国、欧洲和非洲的数十名研究人员,以及埃博拉疫情爆发应对工作者。

  在获批上市前,Ervebo作为“扩大可及/救助使用”,已在刚果(金)用于人体接种,旨在防止埃博拉疫情扩散。依托当地接种团队的努力,约有23.6万多人免费接种。

  “我要深深感谢参与研究的志愿者、研究人员,以及来自几内亚、其他国家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卫生工作者。他们冒着风险,来确保人们受到这种疫苗的保护。”他说。

  纵观埃博拉疫情的发生、发展,宛若幽灵。

  1976年到1979年,苏丹和刚果(金)大规模爆发3次,死亡453人。

  然后,它躲起来了。

  1994年、1997年,突然出现在加蓬和刚果(金)。

  接着又是沉寂。

  2000-2005年,再是2012年,它在乌干达、刚果(金)等地兴风作浪。

  再,就是2014年,在西非大爆发。

  然后,它通过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踏上非洲以外的地方——美国。

  当英国、西班牙、意大利陆续发现感染者后,全球开始恐慌。

  2016年4月,当波疫情的最后一个病人,一名西非的2岁男孩,从治疗机构走出来,没有人为之庆祝。

  全球研究病毒的专家们都知道,埃博拉病毒没有消失。

  2年后,它于刚果(金)再次肆虐。疫情持续至今。

  据WHO最新评估,国家和区域的埃博拉疫情风险水平仍然很高。全球风险水平很低。

  WHO称,未来几年埃博拉疫苗的需求将会增加。目前,该组织已着手对该疫苗开展资格预审。同时,正在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制定一项全球埃博拉疫苗安全计划,以期在中短期内增加供应能力,并确保疫苗安全。

  据Ervebo生产企业表示,尚未为其定价。但该企业已承诺,会通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以合理的、尽可能低的价格,将疫苗提供给世界各国。

  而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传出消息,美国可能于2020年第一季度,批准该款疫苗上市。

  “在当前的埃博拉疫情中,这种疫苗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欧洲监管机构的决定将有助于最终挽救更多生命。”WHO总干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说。

  根据WHO信息显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

  随后,埃博拉会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进行人际传播。包括:

  埃博拉患者或死者的血液或体液;

  受到埃博拉患者的体液(如血液、粪便、呕吐物)或埃博拉死者的尸体污染的物品。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这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

  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有助于埃博拉的传播。

  只要病人的血液带有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埃博拉的潜伏期,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达2天-21天。人们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这些症状可能突然出现,包括发热、疲劳、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随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症状等。

  从预防感染、控制疫情蔓延来看,提高对埃博拉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个人可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是减少人间传播的有效方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