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学家们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对基因进行精准编辑以来,他们一直在努力在研究何时以及如何在伦理上做到这一点,那么使用CRISPR对人类机体基因进行编辑到底合理吗?如果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编辑会将编辑后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吗?
8月13日,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临床应用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an Germline Genome Editing)召开会议,讨论了编辑人类胚胎的指导方针,目标就是提供一个全球研究人员可以参考的框架,以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科学共识。早在201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委员会就已经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他们呼吁科学家们应该谨慎行事,但却又模棱两可,以至于中国科学家贺建奎表示,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所产生的一对双胞胎女孩去年年底已经出生,而且一直在进行追踪研究。
以下有五条事项能够帮助探讨如何基于人类道德开发并监管一项存在潜在风险的新技术。
1、自愿暂停
目前并没有人会否认CRISPR的潜力,其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未来治愈遗传性疾病,无论是对于患病的成年人还是尚未出生的胎儿都是如此;但显然科学家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完成。2015年,一组科学家们就呼吁自愿冻结关于种系编辑(改变精子、卵子或胚胎)的研究,直至人类道德问题被解决。
化学生物学家Jeff Bessen表示,这种方法在科学界是有先例的,在科学界许多人认为,在不阻碍研究进展的情况下,放慢节奏、正确地强调安全和伦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在继续前行前的严格障碍
美国国家科学院2017年的一项报告旨在为科学界提供关于这一问题的明确指导;研究者Rosa Castro解释道,该报告为修饰体细胞开了绿灯,为修饰生殖细胞开了黄灯,所产生的变化或许会遗传给吼道,该报告的目的是确保进行生殖细胞的编辑将仅用于预防严重的疾病,而且必须是在没有合理替代方案的情况下在强有力的监督下开展。
3、科学地前行
由研究人员此前宣布,他们成功利用CRISPR技术修饰了人类胚胎,尽管经过编辑的胚胎并未植入到女性体内,也并未出生,但生物伦理学家Jessica Berg教授表示,在研究人员迈出允许转基因胚胎发育并出生的关键一步之前,解决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至关重要。
那么在胚胎中能够编辑的项目类型是否有限制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需要什么?这些问题还涉及到谁要设定限制以及应该如何控制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当然了,我们可能还会关心谁来控制使用这项技术的后续研究,是否应该需要州或联邦政府进行监管?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成本和使用权的重要问题需要考虑。
4、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
2018年,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对胚胎生殖细胞的编辑,后来这些胚胎被植入到母体内,最终一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婴出生了,当时全世界都表示非常震惊,研究人员宣称这对女婴免受HIV的感染。在很多研究人员看来,这一进展违反了2017年制定的人类基因编辑指南的规定,生物医学伦理学家G. Owen Schaefer提出了反对的主要理由,因为这种操作风险很大,可能会对编辑对象的健康造成不可预估的有害影响,甚至会超越基因编辑所带来的好处。
CRISPR婴儿或许是令人不安的生殖模式的一部分,有些“流氓”科学家会违背国际准则,从事一些在伦理和科学上都可疑的生殖领域的研究。
5、规章制度不能保证研究人员工作的道德性
无论8月13日召开的会议结果如何,在遵守规则和做正确的事情之间可能会存在区别,公众不应错误地将道德监督等同于道德可接受性,从定义上来讲,遵循这些规则的研究并不一定是好的;指导方针和期望都能够帮助定义科学界可以接受的内容,但遵守常规的监督并不能保证一个项目是有道德的,这或许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