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握手不够有力的人更有可能心脏病发作或者中风。且力度损失越大,风险越高。
研究人员花了4年时间跟踪调查了17个国家年龄在35-70岁的14万人,并采用手持设备对受试者的握力进行了衡量。结果表明,握力每下降5公斤,心血管疾病风险或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就相应增加17%。即使在考虑年龄、体力运动水平、吸烟、喝酒等因素后,这一联系仍然存在。
“握力可以作为评估个人早死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简单而廉价的测试,它比收缩压更有效。”领导作者、来自汉密尔顿人口健康研究所的Darryl Leong博士表示,减少的肌肉力量——可以由握力来衡量,一直与早死、残疾、疾病(即使没有任何明显疾病症状)等有关,它还能预测个人的未来预期寿命。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高级护士Doireann Maddock对此评论指出,这一发现很有趣,但不能解释为什么握力会和心血管疾病有关。因此更多的研究仍很有必要,以确定是否努力改善肌肉力量可以降低个人早死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Tips:击掌比握手更有利健康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握手会传播更多的疾病,而碰拳是一种更为健康的问候方式。研究人员使用橡胶手套和一些潜在致命细菌来测试握手、举手击掌、碰拳这三种方式到底哪种打招呼的方式更清洁、卫生。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握手感染的细菌最多,其次是举手击掌,细菌减少了近一半。最后是碰拳,细菌减少了9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