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获成功

2008-11-20 10:0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支由多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在西班牙完成了全球首例“人造气管”暨完整的“人造器官”移植手术,如今术后5个月过去了,这名30岁女患者已彻底康复。
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获成功

克劳迪娅·卡斯蒂洛

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获成功

“人造气管”移植

  据英国最新一期的《柳叶刀》医学杂志、《新科学家》11月19日报道,今年6月,一支由多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在西班牙完成了全球首例“人造气管”暨完整的“人造器官”移植手术,如今术后5个月过去了,这名30岁女患者已彻底康复。

  量身定做“新气管”

  克劳迪娅·卡斯蒂洛现年30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居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由于长期患有严重肺结核,克劳迪娅的左肺气管严重坏死,呼吸困难。经过集体会诊,西班牙医生决定放弃切除患者整个左肺的传统做法,大胆尝试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手术——为患者移植一个量身定做的“新气管”。

  为了完成这一革命性的先锋手术,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的科研人员进行了跨国合作。手术共分5个步骤完成。

  首先,提取捐赠气管。医生从一位合适的捐赠者遗体上切下一段7厘米长的气管;其次,“脱细胞”处理。利用清洗剂和生物酶对这段捐赠气管进行“脱细胞”处理。6周之后,捐赠者的细胞被全部清洗干净,只剩下可用作基本“支架”的结缔组织;接着,将患者自身干细胞注入“支架”。科研小组从克劳迪娅的骨髓中提取干细胞,转化成可以生成气管壁的软骨细胞,再植入处理好的“支架”中;然后,培养“新气管”。培养4天后,克劳迪娅的细胞成功地附着在“支架”上,“人造气管”就完成了;最后,移植“新气管”。今年6月,医疗小组将克劳迪娅的左肺坏死气管切除,移植上“新气管”。

  自身细胞避免排斥

  手术大功告成后,克劳迪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住院仅10天,她便顺利出了院。如今5个月过去了,她已经彻底康复,不仅可以和孩子们玩耍,而且还可以从事爬楼梯、跳舞等剧烈运动,再没有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

  据了解,传统器官移植手术的最大缺点是,患者在术后必须长期服用免疫系统抑制剂,由此造成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与之相比,“人造器官”移植手术的最大优点恰恰在于,彻底避免了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所移植器官的排异。

  国际医学权威们指出,这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医学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跳跃,将为成千上万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它预示着,科学家们将来可以利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任何一个完整的“人造器官”,无论是中空结构的耳朵、鼻子、胃肠道、膀胱、生殖器,还是实心结构的肝脏、心脏或者肾脏。

  1.克劳迪娅患有严重肺结核,左肺气管坏死,导致呼吸困难。

  2.从患者骨髓中提取干细胞,培养成可以生成气管壁的软骨细胞。

  3.医生从捐赠者遗体上切下一段气管,然后用清洗剂和生物酶对气管进行“脱细胞”处理。6周后,捐赠者的细胞被全部清洗干净,只剩下可用作基本“支架”的结缔组织。

  4.将培养好的软骨细胞植入“支架”,细胞成功地附着后,“人造气管”就完成了。将克劳迪娅的左肺坏死气管切除,移植上“人造气管”。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