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社区到进农村
今年3月23日,郑州市金水区刘庄村卫生服务站69岁的村医黄玉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农村“片医”。自此,郑州“片医”负责制逐步扩展到农村,实现了城乡全覆盖。目前,全市1180个行政村卫生所都有了农村“片医”,覆盖农村人口218.4万人。
乡镇卫生院医生包村,村医包户包人,这是农村“片医”负责制的基本形态。每一支农村“片医”队伍,既能开展急诊急救、常见小病诊疗、中医药应用、精神卫生指导,又能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进行免疫规划管理、组织卫生防疫消杀,还能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开展针对性医疗服务。
金水区总医院院长周国平说,该院下辖4家乡镇卫生院、35家村卫生所,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农村“片医”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实行“七有”管理,即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转诊有记录,初步实现了农民“小病不出村、慢病不出乡”的目标。
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认为,从乡村医生到农村“片医”,不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而且意味着服务模式的转变。今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健康档案有人建,小病小伤有人看,预防保健有人管”,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为了确保消除“片医”空白点,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找到自己的健康守门人,郑州市还准备将“片医”负责制逐步推进到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不断细化服务人群,提供差异化的健康管理。
专家点评:俞卫(上海财经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郑州“片医”模式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体现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政府通过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全面盘活了区、乡、村三级医疗资源,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升了国民健康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晏霏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