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破医保“玻璃门”现象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很多地方对社会办医开启“绿灯”,倾力扶持,医改正在拓开一片新天地。社会办医是为了弥补公共卫生服务的不足,方便百姓就医。
百姓有了新选择
多元化办医格局下,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老百姓,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京城首家全部由台湾医师坐诊的中医诊所天承金象中医诊所已经运行一年多。这家诊所是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知名医生合作开办的全新中医诊所。诊所11名医生全部来自台湾,其中6人常驻北京,5人在北京、台湾两边出诊。
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的该诊所内,看到卫生部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因为目前大陆只允许台湾医生执业,还不允许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以我们选择与金象合作,而我是这家诊所的实际负责人。”在台湾有着20年从业经历的谢茂源医生说,目前诊所的医生都曾在大陆上过医学院校,都考过大陆的医生执业资格许可证,并且都有在大陆行医的意愿,于是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
谢茂源医生介绍,最初的想法是给生活在北京的台湾人提供一个看病场所。不用排队挂号,随来随看让附近居民觉得这里挺方便。这家诊所将台湾的医疗服务理念引入诊所的日常管理中,如提供晚间门诊和周末门诊就是特色之一。
40多岁的公务员李芳在这里候诊,她说:“我的同事向我推荐了这家诊所,我有颈椎病,来这儿做熏蒸和推拿,我平时工作忙,这里周末能看病,晚上也能看,确实方便。”
医生的桌上都有电脑,诊所为前来就诊的患者都建了电子病历,整套软件是从台湾的诊所照搬过来的。
成都市民张军最近牙疼,想去医院治疗,但一想到大医院排队挂号的场景,年逾七旬的老人眉头紧皱。这一次,老人选择了到家附近的亚非牙科治疗,没想到一个电话就预约好了。“在技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对百姓来说更方便些。”老人这样说。
福建省厦门长庚医院是一家由台湾长庚医院与厦门海沧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综合性医院。记者在医院遇到了前来看病的患者罗文。
罗文家住在厦门集美,在一家台资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来长庚医院看病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想过来试试。来后觉得这里各方面都很人性化,印象比较好,以后就常过来看病。“这已经是我第5次来医院了,医院开设了专门的网络挂号系统,我只要在家里上网挂号预约,按照预约的时间来就可以了,很方便。”
罗文说,医院在很多方面都会替患者着想,不但是预约挂号节省了时间,各项检查不同于大医院,是检查完后一并缴费。别看这小小的不同,可是为患者省去了楼上、楼下奔波之苦。罗文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总是呼吸系统发炎,以往医生都是给消炎药。去年首次带女儿来这里看病,医生给开了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孩子今年就没有再生病了。
这里的医生还会提醒我们,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不用去做,一些建议做的检查也会征求我们的意见。这里的医生更注重用最少的药起到最大的效果。罗文说:“刚开始我来看病的时候,这里的病人并不多,但是这两年明显多了很多。”
新机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惠及百姓
医改的重要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社会资本办医以新机制带来新管理,新管理带来新动力,新动力带来新气象。社会资本渠道不同,办医模式也不相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各种探索,使患者从中受益。
导诊新举措方便患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民营医院的导诊服务细致周到,其中厦门长庚医院的导诊义工制度既方便了患者就诊,又给相关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令人眼前一亮。
在长庚医院一楼门诊大厅,记者看到,医院的导诊台设计为开放式,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专门的服务柜台,并配备了轮椅。墙上贴着医保政策的详细说明和医院免费接送班车线路及时刻表,以及展示长庚之美的摄影作品。
长庚医院最独特的“风景”就是导诊义工。医院负责导诊的都是义工,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爱心人士。厦门外国语学校学生张重阳告诉记者,他来这里当义工已经一年了,他们班里还有3个人也在这里做义工,主要是帮助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各种咨询和向导服务。
“在做义工前,医院给我们做了专门的培训,使我们了解整个医院的概况,如今每周六我都会过来服务3个小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了解到台资医院的新理念。”张重阳说,他的最大感受就是这家医院的装修和公立医院有很大不同,在整体的格调上和各个细节的把握上都很人性化,注重为患者考虑到每一细微之处的便利。
比如,诊室外的座位都很舒适,而且有电视节目可供患者候诊时消遣。长庚医院的不少医生都会讲英语,很多外籍患者也选择来此就医。
经营新办法降低患者负担
以药养医,是多年难除的痼疾。民营医院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过程中,对破解以药养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民营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建于2004年,前身是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该院由三位以神经外科享誉全国的专家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创建。三位专家都有留学美国的经历,他们努力用新办法、新模式来经营这家医院。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认为,民营医院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摒弃以药养医的模式,防止三博重蹈某些民营医院惟利是图的覆辙。
“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将患者就医时所用药品和耗材尽量降低,但技术服务费相应提高,而总的医疗费用,要等于或低于同类医院,服务和治疗效果力求最好。”张阳说。
靠优质医疗技术和温馨的服务吃饭,药品收入仅占业务收入的15%。三博的经营模式,凸显了手术技术含量和医师的价值。这就意味着,医生要想多拿奖金,既要提高医术,又要提高服务质量。
张阳说,三博收入最高的不是院长,而是首席专家。三博的首席专家享有某些公立医院“院长”的待遇。每位首席专家配有医学院校毕业的专职医疗秘书,负责安排专家的日常事务。出差时,从来不用考虑订机票、接站、住宿等琐碎问题。
三博对医生的考核指标中,经济指标占50%,医疗管理指标占50%。为了杜绝大处方,三博从制度上盯住医生用药:用药规定由专家、科室医生、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每个月会对医生个人的用药情况,包括品种和剂量进行考评,对非正常用药进行质询和预警。张阳说:“医院给每位员工应得的合理报酬,发现谁收红包,谁拿药品回扣,谁就走人。没有了红包回扣现象,病人的钱全部用在了看病上,费用自然降了下来。”
有一位病人走了几家医院,均让她手术治疗,最后她慕名找到三博医院于春江教授,想请他给做手术。于教授给其检查后发现,其病情不需要做手术,就对她说明了原因。刚开始这个患者还不信,后来在于教授的耐心解释下,她接受了药物治疗,节省了几万元的手术费。两个月后,痊愈的她给于春江打来电话,感激之词溢于言表:“我和我的全家都感谢您!”
让病人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有医疗费用合理,医生服务态度好才能赢得患者。为此,国有资本控股的非营利性医院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制定了检查设备使用“阳性率”等制度,并将病人满意度直接与医护人员的奖金挂钩。为避免盲目的医疗检查,医院规定,CT检查“阳性率”必须达到50%,一名医生因为开出的检查单中患者“阳性率”为48%,结果那2%的检查费由他个人承担。
武侯区人民医院的数据显示,病人看门诊人均费用为119元,住院患者人均费用2336元,较成都市级医疗机构平均水平分别低22%和62%。药品占该院收入比重为2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43%。
“一个科学管理的医院,应该不会亏损。目前,有些医院亏损,常常责怪政府投入不足。在我看来投入方式不当以至于医院低效率运营才是症结所在!”武侯区人民医院院长吴海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武侯区人民医院在努力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
武侯区人民医院最大限度减少用人成本。医院鼓励行政后勤部门一人多岗。如医院只设一名专职副院长,3名院长助理分别兼任医务部主任、保健部主任、护理部主任。办公室只有“一将一卒”。医院的管理原则是:“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拿两个人的钱”。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又有利于节约运行成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