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2月广西医改启动以来,摸索前行。有阻力,有挫折,而重要的是,改革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回首一路的艰辛与努力,我们医改的成效不可谓不大,老百姓获得的实惠不可谓不多: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活力得以激发,基层以药养医机制得到遏制……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考题越来越难,困难越来越多,在改革者积极探索和谋划的同时,更需要公众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现在,广西将眼光转到医改“最难啃的骨头”上来。9月16日,全区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会在南宁召开。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广西医改真正步入“深水区”。
公立医院大多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承担着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重要职责,是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作为主要的医疗服务终端,公立医院也与药企药商、医务人员、患者、医保机构等各方切身利益纠缠在一起,一直都是看病就医各种矛盾聚集的“重灾区”,更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
公立医院改革复杂性强,影响医改全局,事关医改成败,既要积极推进,也要稳妥处理好深层次问题。为稳步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我区选择了南宁市武鸣县、柳州市鹿寨县、桂林市兴安县、防城港市上思县、玉林市容县、百色市田东县6个县的人民医院和桂林市永福县中医院作为试点,在这7个试点地区探索县级医院综合改革之路。
围绕“怎样改、改什么”的问题,广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经率先起步。
1
补偿机制改革
“县级政府对医院的政府卫生投入承担主体责任”
关键词:政府投入 收费方式 基本药物制度
【政府投入】县级人民政府对县级医院的政府卫生投入承担主体责任,并负责对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临床重点专科发展、人员培养培训、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的政府投入政策,贯彻落实医疗救助支付制度。自治区和市级财政对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给予支持。
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县级医院的政策性亏损按规定动用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后仍有差额的,由同级政府核定补助。
逐步建立财政补助稳定增长机制,医疗卫生支出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对县级中医民族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
【收费方式】积极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试点县需选择5个以上病种推进试点医院按病种收费改革,病种收费标准按照国家临床路径管理标准进行测算。
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疗保障支付方式对医院的引导、制约和激励作用。
【基本药物制度】在县级医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广西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增补一定数量的药品,探索建立县级医院基本药物目录。
在使用县级目录初期,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不低于县级目录的90%,县级目录药物费用占比不低于药物总费用的60%,县级目录药物配备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