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3245人布病阳性!逃避免疫系统、可做生化武器,布鲁氏杆菌大揭秘

2020-09-21 09:59:05健康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最近,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病(布病)阳性事件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2020年9月15日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通报,截止2020年9月14日,省疾控中心共计确认布鲁氏杆菌抗体阳性3245人。根据调查结果,此次事件是由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生产布鲁氏菌疫苗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导致,是“一次意外的偶发事件,是短时间内出现的一次暴露”,目前,相关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最近,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病(布病)阳性事件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根据2020年9月15日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通报,截止2020年9月14日,省疾控中心共计确认布鲁氏杆菌抗体阳性3245人。根据调查结果,此次事件是由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生产布鲁氏菌疫苗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导致,是“一次意外的偶发事件,是短时间内出现的一次暴露”,目前,相关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此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11月,有部分兰兽研学生布病血清学检测呈阳性反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兰州兽医研究所随即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对此展开调查。

  早在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也曾爆发过大规模的布病感染事件。该事件的起源是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在进行教学实验时,从邻近村庄购进了未经检疫的山羊作为实验动物,同时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防护措施,种种疏忽直接导致在2011年3月至5月期间,东北农业大学陆续有27名学生和1名老师感染布病。

  致病源:2种兽用“减毒活疫苗”

  此次进入人体的布鲁氏杆菌是兽用疫苗生产的人工减毒活菌,目前,3000多人只是布病抗体检测阳性,但是其中有多少人出现了布病的症状,官方并没有统计数据。根据通报,官方已经撤销了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S2)株和布鲁氏菌病毒活疫苗(A19)株产品批准文号。那么,这两种菌株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呢,从一些研究中,我们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S2株,英文全称为Brucella suis S2(猪布鲁氏菌S2减毒活株),于1952年由中国兽药检验所从猪胎中分离提取而得。在过去几十年里,它已在体外传代超过100代,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抗布鲁氏菌病动物疫苗。根据2017年甘肃省天祝县防疫员感染布病事件的研究调查,发现参加S2株免疫接种引起的布病感染率为24.76%,纳入调查的疑似病例至少出现了发热(≥37.5 ℃)、乏力、多汗、肌肉或关节疼痛症状之一。

  A19株,英文全称为Brucella abortus strain 19(流产布鲁氏菌19),于1923年从泽西牛身上分离得到,在实验室经过一年的常温保存之后,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它的毒力变弱了。虽然A19对牛的致病性很低,但是它仍然对人具有感染性,能引起典型的布病症状,包括急性发热性疾病。在1962年的一项题为Combined nucleic acid assays for diagnosis of A19 vaccine‐caused human brucellosis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给16名志愿者注射了A19菌株制作的疫苗,其中2名志愿者出现了急性布病感染症状。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确定的是,通报中这两株减毒活疫苗均对人体有致病性,且可能出现布病感染症状。

  感染源:宿主范围广泛

  布病全称为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属于人兽共患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中互相传播。布鲁氏菌感染宿主范围广泛,包括猪、狗、牛、羊、沙林鼠,甚至某些海洋哺乳动物,海豚、鲸鱼、海豹等也可感染布病。

  传播途径:人畜共患、能人传人

  人类感染布病通常是由于直接接了感染动物的组织和血样,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动物制品,如未经消毒的奶制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兰州兽研所布病相关问答中称布病不会人传人,但是根据2018年发表的一篇发表在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上题为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Brucella – a systematic review的综述,布病是可以通过人传人的方式传播的,只是病例相对少,普通民众确实无需担心。该研究查询了之前与布病有关的615篇文献资料,最终挑选出35篇,鉴定出45例布病人传人事件,其中,61%的人传人的受害者都是不满周岁的婴孩,研究还确定布病人传人,且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骨髓移植传播、气溶胶传播等多种途径。

  布病危害:累及多个器官

  在我国,布病多发生于农牧区,农牧民是患病的高危人群。布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生产,也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据保守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感染布病。

  布鲁氏杆菌是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对于动物来说,布病主要影响其生殖系统,导致其流产和不孕不育。

  而布病感染人类后,临床表现与重感冒类似,如发热、出汗、战栗和肌肉酸痛,最典型的症状为波浪热,即间歇反复地发热症状。慢性布鲁氏菌感染会累及宿主多个器官,导致关节炎,睾丸炎,肝炎,脑脊髓炎,心内膜炎等,其中尤以关节炎最为常见。布鲁氏菌病人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影响劳作,成为躺床上丧失劳动能力的“懒汉”,因此布病又被称为“懒汉病”。

  生命力:能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布鲁氏杆菌生命力强,对低温和干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奶和奶制品、冻肉、皮毛中都能长期生存。

  极低剂量的布鲁氏杆菌就可以致病,由于感染所需的毒性生物体数量少,加之具有雾化能力,布鲁氏菌被列为B类病原体和生物恐怖主义的潜在病原体,曾被美国用来制造生化武器。

  与很多细菌不同的是,布鲁氏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布鲁氏菌通过粘膜上皮层入侵人体,随即被粘膜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形成一种特殊的液泡,布鲁氏菌可以在其中存活和复制增殖,维持对机体的慢性感染。通过这种方式,布鲁氏杆菌还能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向自己喜欢的组织发起冲击,研究发现,布鲁氏杆菌具有很强的组织嗜性,偏爱网状内皮系统和生殖系统。

  治疗方案:临床上无特效药

  临床上对于布病并无特效药,多通过联合运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布病在胞内寄生的特性决定了免疫系统在布鲁氏杆菌面前束手束脚,而且抗生素的效力也要大打折扣。所以治疗时需要较长的用药周期,不良反应也比较大。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为肝、肾带来负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同时,目前也并没有研发出人用布鲁氏杆菌疫苗。有据可查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纷纷遇挫,因为这些均不能诱导有效的Th1型免疫应答,因此不能给人体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虽然目前某些减毒疫苗在实验室动物模型中和反刍动物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出于安全考虑,都不适于用来进行人用疫苗的研发。

  正是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用于人体的布病疫苗,这次人类在布病面前才会显得如此被动。

  应对策略:提高警惕,预防为主

  既无药物,也无疫苗,所以目前对于布病,更多的还是采用“预防为主”的方针。此次疫苗泄露事件确实是一次意外,但也足够让我们提高警惕,对于普通民众,我们能做什么来预防狡猾又强大的布病呢?

  (1)经常与动物接触的易感人群一定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并且定期体检,出现发热、出汗、战栗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及时就医。牧区群众对自养多的动物要进行疫苗接种,尤其是牛、羊等高危动物,并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检疫,动物出现布病症状及时报告,感染布病动物及时扑杀处理。

  (2)城镇居民注意不要购买散户出售的所谓“现挤牛奶”,纯天然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散户饲养的动物多数没有经过严格检疫,所以有感染布病的可能。对于生鲜牛奶,一定要煮沸后饮用,烹制牛羊肉一定要煮熟。布病虽然生命力强,但是不耐热,高温下可很快失活。

  总之,对于布病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1、庞立娟.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03):9-10.

  2、李昊帮. “布病”易传染 人畜防控莫大意[N]. 湖南科技报,2020-08-18(007).

  3、Tuon F F, Gondolfo R B, Cerchiari N.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Brucella–a systematic review[J]. 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 2017, 22(5): 539-546.

  4、De Figueiredo P, Ficht T A, Rice-Ficht A, et al. Pathogenesis and immunobiology of rucellosis: review of Brucella–Host Interaction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5, 185(6): 1505-1517.

  5、SPINK WW, HALL JW 3rd, FINSTAD J, MALLET E. Immunization with viable Brucella organisms. Results of a safety test in humans.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1962;26(3):409-419.

  6、Nan W, Zhang Y, Tan P, et al. A rapid cycleave PCR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the vaccine strain Brucella abortus A19 in China. J Vet Diagn Invest. 2016;28(3):214-218. doi:10.1177/1040638716640315

  8、张鹏, 方春, 崔步云. 一起接种疫苗引起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报告[J]. 疾病监测, 2018, 33(3): 222-224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