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治疗方案
陈女士鼻涕里带血就不难理解了,这是因为上颌窦内病变亮起的“红灯”,从鼻涕里带血到面部肿大、出现疼痛其实是癌细胞向周围扩散侵入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速度极快。
检查显示,陈女士为上颌窦恶性肿瘤四期,肿瘤已破坏鼻骨,破坏眼眶底壁以及上颌窦后壁。
摆在陈女士面前有两种治疗选择。
一种是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对癌细胞侵犯区域进行“赶尽杀绝”,需摘除左眼球,并在面部进行开放式手术切除已被癌细胞侵犯组织。这种手术会让陈女士“面目全非”,不排除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外一种治疗方案是采用鼻内镜进行微创手术,术后配合放化疗。这种治疗模式对于医生团队要求极高,需要多学科协同。北医三院耳鼻喉科是国家重点专科,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此类手术科室之一。
“不能仅仅只看到癌细胞,更应该看到的是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案破坏性极大,鼻腔、口腔会打通,患者需要戴牙托,影响进食,生活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刘俊秀主任说。
陈女士不到60岁,如果采取开放式全切手术,即使术后没有出现癌症复发的情况,这种治疗对于患者的身心将会造成巨大创伤,日后正常工作生活难以进行。
在汇集了麻醉、病理、影像、肿瘤放化疗科等多学科的MDT诊疗模式下,通过术前放化疗,使得肿瘤边界相对清楚,沿着肿物假性包膜,北医三院耳鼻喉科团队对陈女士进行了鼻内镜手术,目前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陈女士保住的不仅是眼睛,还保住了做人的尊严和未来正常生活。
“小癌”大影响
作为国家重点专科,在临床中刘俊秀主任遇到多例上颌窦恶性肿瘤患者,很多人前往医院就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发展到危重程度。
问题:除了癌症之外,上颌窦还会有哪些疾病,炎症和囊肿是否会诱发癌变?
刘俊秀主任:
上颌窦常见的疾病诸如血管瘤、真菌性感染、鼻窦炎等,真菌性感染也会引起鼻涕中带血。所以上颌窦癌极易被误诊。单侧面颊部疼痛与麻木、单侧上颌磨牙疼痛和松动、单侧鼻涕带脓血、单侧鼻塞,这些都是上颌窦癌的典型症状需要留心和注意。
问题:上颌道癌发病率如何?
刘俊秀主任:
上颌窦癌的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7%~2.5%左右,占耳鼻喉各部恶性肿瘤总数的20%,在鼻窦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约为60%~80%。好发于40~60岁,以男性多见。上颌窦癌病理常见为鳞状细胞癌,其次是腺癌、囊腺癌、未分化癌,目前病因不明确。
从发病率上看上颌窦癌是“小众癌症”,在中国巨大人口基数的情况下,上颌窦癌患者人群也很庞大。由于癌变部位位于面部,一些治疗手段会造成面部受损,甚至影响到患者的进食,治疗中应充分考虑患者术后的情况,微创等综合治疗手段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