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国人民喜气洋洋欢度丙申猴年春节之际,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人民却处在大面积寨卡病毒(Zika virus)疫情爆发的威胁之下。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性病毒感染爆发也带来了全球蔓延的威胁。2月3日,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为应对输入性寨卡病毒对河南省的威胁,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团队在孔祥东教授的带领下,在春节假期加班加点,成功自主研发了寨卡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技术,并可面向社会提供检测服务。
寨卡病毒在生物学分类上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该属病毒为单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度约11 kb,各成员间基因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因而产生的抗体具有交叉反应性。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猕猴中分离,目前已知具有西非、东非和亚洲三个亚型。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并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目前也有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的病例报道。近十年来,寨卡病毒感染在太平洋岛国和南美洲数次爆发,疫情日见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
大部分寨卡病毒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约1/5感染者发生自限性寨卡热,病程4-7天,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类似中度登革热,包括轻微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也可感染神经系统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病例较少见,目前尚无死亡病例报道。寨卡病毒感染危害最大的是孕妇及胎儿,目前被怀疑是胎儿及新生儿小头畸形的罪魁祸首。寨卡病毒感染可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目前已在小头症胎儿羊水和脑组织中分离出寨卡病毒。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感染者,对于采取措施防止病毒扩散、预防小头畸形具有重大意义。寨卡病毒感染潜伏期3-12天,病毒分离是诊断寨卡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该方法耗时费力,而且成功率低下。感染3天后检测寨卡病毒抗体(IgM)反应即呈阳性,但同时血清登革热病毒抗体也可呈阳性,因而血清学检测极易引起误诊,因此,针对寨卡病毒与其他黄病毒属成员的差异,开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诊断技术成为早期诊断寨卡病毒感染的迫切要求。
对此,孔祥东教授带领以陈义兵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在春节期间比对了寨卡病毒核酸序列与其他黄病毒属成员的差异,并分析了寨卡病毒不同亚型、不同毒株间保守序列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寨卡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目前该技术原理性实验已取得成功。据孔祥东主任介绍,该技术具有耗时短、灵性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检测目前已知所有寨卡毒株,并且与其他黄病毒属成员无交叉,并可在早期诊断寨卡病毒感染。对于具有疫区旅游、居住史的育龄妇女,利用这一技术筛查寨卡病毒感染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小头畸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