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基层医疗机构要尽快民营化

2010-06-28 11:48: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我国现有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生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机制不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用推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来改革,笔者认为无异于缘木求鱼,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基层医疗机构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

  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政策,政府除必须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病房等硬件全额买单外还要对基层医疗机构所有的医护人员提供全额财政拨款,这笔钱拨多少为好,难以确定,低了不行,会损伤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高了也不行,公务员要看齐,教师等其他事业单位的员工也要看齐。但是现在让医生拿公务员的工资,难以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因为多数公务员工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要尽快民营化

  北京市、上海市等实行零差率销售的价格都比周边药店价格高,可以想象,一旦全国推行,垄断下的价格会更高,这样财政压力更大。

  一方面切断医护人员与药品经营的利益链,另一方面用财政拨款来补贴其正常运营。医护人员的待遇取决于上级领导的绩效考核。其眼睛自然是向上(领导)看,而不是向下(患者)看。这样一来,其为患者服务积极性难以保证,更不要提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了。计划经济、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已经被实践一再证明是失败的,局部试点的效应往往是在大量的财政投入、监管投入、领导重视等外部合力下取得的,没有内部驱动力,不可能保持长久的良好效应,根本不具备推广价值。

  管办不分减少的是效率,增加的是权力寻租

  由于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药品和设备的采购、医务人员编制和待遇的核定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卫生行政部门的权力陡然加大,再加上卫生的专业性特强,其他部门往往很难监管,这使得卫生部门权力寻租的可能性极大,极其容易滋生腐败。此外,上游的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也许为了获得中标和配送的权力,把精力从提高企业竞争力中抽出来用于政府公关,不但不利于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而且这样也会置公务员于不义之地。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人、财、物的权力都归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拥有,管办不但没有分开,而且进一步强化,明显与“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原则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管理,使其为老百姓服务,是个大难题。各国历史一再告知世人,“老子”监管“儿子”,不包庇就算是了不起了。

  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化是康庄大道

  公立医院改革提出多元化办医,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可是在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行政化管理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难以预料。综合考虑老百姓的健康需要、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可持续性、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药品生产和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行政监管的有效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在国家对医保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化是最有效的改革途径,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

  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医疗体制的改革有必要与之相配套,不能以行业的特殊性作为借口要求用行政计划的方式来配置资源。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民营化改革,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药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自由合理竞争,整体上符合全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民营化改革,有利于满足老百姓的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看病贵、看病难”主要原因和表现是药价虚高、大处方、患者个体承担费用比例大、基层优秀医生少等。实现私有化改革后,政府将对国民实施福利性的医疗补贴,患者个体承担的医药费用比例会缩小,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会大幅提高,许多优秀的医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流到基层医疗机构或者自己办诊所,由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所以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都不会太离谱,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后,患者也不会大病小病都上大医院,大医院“看病难”的情况会有明显的好转。

  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民营化改革,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政策推行具备可持续性。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的民营化改革,有利于政府减少硬件和软件投入,政府不必要自己投资很多的钱去盖房子、买设备、养医生和护士,同时还可有效避免腐败。把这些钱节省出来,政府拨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医疗保障模式可以极大的减轻国家的负担,有利于医改的持续推进,符合中国的现阶段国情。

  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民营化改革,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现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科学,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管办不分”,结果是管方由公仆变成管家,最后管家变成老板。医院出了问题卫生主管部门本身就有责任,如何让它有“自揭家丑”的动力,更何况两者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当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民营化之后,管办分开了,卫生主管部门在医疗机构中没有自己的利益,便于实现监管的间接化和科学化。

  总而言之,目前对基层医疗机构推行民营化改革,既具备条件,又符合国情,还适合国家长远发展的要求,既体现了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又激发了各方的活力,是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姚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