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都向医院倾斜,药店和医院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以后药店的生存空间、难度越来越大。并同时带来以下问题:
1、医院“人满为患”。《办法》 实施后,出现了市民无论大小病都往医院跑的现象,到医院就诊的人与日俱增,往往排队几个小时只能换来短短几分钟的诊疗时间或短期用量的药品,真正需要医生问诊的病人时间被大幅挤压。门诊统筹也让以往“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习惯,变成了“大病去医院、小病也去医院”。 医院天天排长队,看病变得更难。
2、自费药比重增大。自《办法》实施以来,由于药品的直接利润减少,医院只好在处方上下功夫,造成处方中自费药的比重加大,以三级医院为例,《办法》实施前的次均自费率仅约12%,《办法》实施后就上升到17.8%,增幅达48.3%,一、二级医院的自费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增加了医保资金的支付额度。《办法》实行之后,相当一部分轻微病患者只因“到门诊开药可按65%的比例报销”这一因素,当需要一些日常使用的OTC药品(如板蓝根、夏桑菊等),都到医院挂号开方;甚至还有患者为用足医保门诊报销额度,在政策实施的两个月内,人均就诊最多者达12次之多,明显不符合患病规律。
1.3 药店进入门诊统筹的意义
将药店引入门诊统筹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首先,可以减少参保人员不必要的就医,如果有了药点的竞争,参保人员相比到医院开药会有开自费药的风险和交通、排队等额外成本,还不如到药店直接购买报销来得实惠。
其次,引入药房竞争,医疗机构药品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这样有限医保基金资源可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一项全国73座城市同类医保药品医院和药店价格比较结果表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100个品种价格调研中价格最低的品种在连锁药房的占比最高,达到42%,其中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价格最低品种占比达到44%。证明医院的药价仍有下降的空间。一直以来,药店一直扮演着撞击虚高药价的角色,也是促进医疗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一个很好的手段。
再次,“小病去药店”的习惯得以保持,自然会减少医院门诊的压力,看病难也能缓解。而且随着药店竞争的激烈,监管部门对药店监管进一步加强和药店药师服务的提升,买药会变得更方便,从而也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真正让门诊统筹叫好又叫座。
第二章 项目可行性分析
2.1 业务流程的可行性
引入药店进入门诊统筹需要对现有门诊统筹的业务流程进行整改,主要业务流程如下:
1. 参保病人在医院门诊刷卡就医,医院通过HIS系统上传门诊处方,并出具门诊处方凭据;
2. 参保病人持门诊处方凭据自主选择购药地点;
3. 参保病人持本人医保卡、门诊处方凭据在药店或医院等医疗机构刷卡,调出未购药的上传处方,输入密码,进行费用结算;
4. 本次购药处方进行费用结算后,购买处方自动失效。失效的处方继续保存在医保中心数据库,同时也保存在参保病人自己的医保卡上。
2.2 信息系统的可行性
2.2.1 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成都市医疗保险网络基本覆盖了我市范围内的所有应参保人员和医保政策,截止2009年10月底,各类覆盖人群已经达到1181万人,网络覆盖全市21个医保经办机构,实现了与937家各级医院、2258家零售药店实时联网。各类延伸联网的服务机构达到5379家。目前,已有4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与医保联网,统一使用包含医保结算和部分医院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良好的系统覆盖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运行平台。
2.2.2 对现有信息系统的整改
2.2.2.1 药店医保支付系统功能整改
在现有药店支付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功能:
(1) 根据医保卡和本人密码查询本人购药处方
(2) 根据购药处方对应药店药品
(3) 根据对应结果与参保病人进行费用结算,并打印结算单据
(4) 每月根据门诊统筹药房结算情况与医保中心进行费用清算申请以及费用结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酸奶减肥法有效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