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连锁药房都不专业!”
谈到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医药行业,在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张国芳说了很多自己独特的看法。从社区药店的发展模式到药店“联盟”的成立再到近日来药店行业都比较关注的药店多元化。记者面前的张国芳温文儒雅,但是从谈话中一个对行业了如指掌的药店业领军人物的形象展现在记者眼前。
在业内很多人说张国芳所领导的美信在中国的发展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从2001年开始,老百姓、开心人、芝林、漱玉平民、万民、百姓缘等一批平价药店相继涌现,平价旋风席卷神州大地,大众媒体进行通篇累牍的报道,提篮买药成为平价时代的符号。所以无论张国芳怎么努力,在价格决定成败的时代,他倡导专业的声音在平价浪潮中都显得苍白。
对此张国芳认为“近年来,医药零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药店感受到严重的压力,频繁采用低价竞争的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从短期来看,价格战可能会使药房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增加销量,提高营业额,但从长期来看,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也给药房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本经营。我以前曾经做过调查,顾客对药房的选择偏好更多地倾向于专业服务、商品陈列等因素,而价格因素的重要性已经明显下降。在价格竞争手段被药房频繁使用甚至滥用的时候,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虽然药学服务成为主流大约还需要3~5年的时间。但是我认为,除了注重价格,药店更应该注重专业化的服务。”
张国芳指出目前大陆的所有连锁药房全部都不够专业,很多药店都把精力放在了打价格战上,而放弃了药店真正存在的意义。100%的专业药房才应该是中国药店发展的方向。
大陆连锁药房不是真正健康服务的场所
谈到目前大陆药店的发展情况,来自台湾的张国芳说“大陆的药品连锁企业与美国、台湾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大陆目前的连锁药房还只是一个卖药的场所,就像开服装店就卖衣服,开鞋店就卖鞋子,开冰店就是卖冰的一样。现在连锁在中国非常红火,大家都想发展,但是大家所讨论的问题都是IT系统怎么样弄得更好、我的配送怎么样做得更好,门店怎么样去规划、人员怎么管理等等,着重在管理性的问题上面,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竞争的导向或者经营的导向上;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药房只是一个药品供应的场所,而不是真正健康服务的场所,还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
张国芳指出药店的多元化经营对中国内地的连锁药房来讲已经是大势所趋。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前提是所选择的多元化产品必须与健康相关,这样才能兼顾专业化和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必然对美和高质量的生活有更多的要求,也希望以最便利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多元化可以帮助药店远离价格战。价格竞争使毛利大大降低,严重威胁药店的生存,通过增加品种赢利已是大势所趋。此外,通过多元化经营,药店还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另外,满足顾客“一站购齐”的愿望已成为多元化经营的追求,而“便利性”则可以稳定一大批顾客。规模的大小是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只有实现多元化经营才能真正达到规模化。有了规模,在价格上就更容易有优势,服务上更规范,购买上更便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