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儿童用品“有标不依” 中低档市场成“重灾区”

2012-10-04 09:17:59新华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家质检总局最新的一份抽检报告显示,13%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16%的童鞋、近20%的童车以及7%的儿童玩具均不合格。有些童车、玩具有锐利尖端或危险夹缝;个别批次童鞋甲醛超标四五倍。

  校服不合格、童车设计有缺陷、儿童玩具易伤人……我国儿童在被千般呵护包围的同时,身边还“埋伏”着众多危险。

  适逢国庆长假消费旺季,又正值换装季节,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儿童用品存在“有标不依”现象,且一些不达标产品“搭”上促销快车清库;而不达标产品“重灾区”的中低档市场恰恰是监管“真空”。产品质量“硬伤”累累,儿童安全系在哪里?

  甲醛超标严重 不达标产品“搭乘”促销车

  节庆期间,商家趁机打响“折扣战”,儿童用品市场也不例外。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超市、婴童用品专卖店都打出“清仓处理”“一件六折、两件五折”等促销广告,吸引不少家长围着堆满产品的“花车”挑选。

  热闹之中藏有隐忧。根据今年8月1日实施的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所有3岁以内婴幼儿服装必须满足最高安全级别A类,且须在标签上标明。

  然而记者在一些卖场发现,标注旧国标甚至无任何标识的“三无”婴幼儿服装触目可及:婴幼儿服装吊牌上标有“GB18401-2010”的不干胶条,撕开里面却是“GB18401-2003”;吊牌上的原“B类”标识被写有“A类”的贴纸覆盖;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海淀区第五大道的婴童装区,服饰上标准、成分等信息全无,销售人员称“只分大小号,不分AB类。”而B类服装的甲醛含量限值是A类的3倍多。

  让人担忧的并不只有儿童服装,也并非只是标识不全,儿童用品质量的“硬伤”带给孩子的威胁更大。国家质检总局最新的一份抽检报告显示,13%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16%的童鞋、近20%的童车以及7%的儿童玩具均不合格。有些童车、玩具有锐利尖端或危险夹缝;个别批次童鞋甲醛超标四五倍。

  “不是看不见的致癌物超标,就是易伤人的设计缺陷明显。”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宝军说,甲醛严重超标不能一次洗掉,它会持续地游离出来,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娇嫩,长期穿着甲醛超标的衣服致癌危险更大。

  中低市场成监管“漏洞” “国标”遭遇软执行

  业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抽查的大多是正规厂家,市场上大量中小企业、中低档综合市场并没有进入监管视线。

  今年,我国首次实施涉及儿童汽车座椅和儿童家具的安全国标,新版的纺织品国标还进一步严格了婴幼儿产品的标准。吉林省质监局纤维检验处副处长张云龙表示,这意味着儿童用品的安全防线拉得更紧,填补了以往被忽略的领域。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占据儿童用品大半份额的中低市场成为不达标产品的“重灾区”,而这里恰恰是监管盲区。在北京阜成门天意批发市场玩具厅,很多玩具都没有标明厂址、厂名以及适合年龄段等基本信息。多位摊主告诉记者,很少有人来检查。

  王宝军更是道出“天机”:在日常检查中,相关部门通常选择大商场、大超市等正常途径。对于综合的中低档批发市场很少抽查,监管部门甚至明确表示“那些地方不要去”。

  “那儿估计得一半以上不合格。查了也没法管,大多是"三无"产品,追查、罚款、曝光都找不到人。”他说。

  同时,由于缺少对儿童安全的责任和意识,生产企业钻空子,蒙混过关以减少成本和损失,甚至逃避责任;销售商家把关不严,对儿童用品新国标置若罔闻,这些都导致市场混乱。

  此外,家长安全意识缺乏也给不达标产品以可乘之机。许多家长对国标根本不关注,买东西只图便宜。“我们买衣服最多看看质地,从没看过什么A、B类。”长春市民刘美媛说,“只要款式可以、价格适中就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模拟碰撞室主任张晓龙说,市场上儿童安全座椅从几十元到几千元,“几十、几百元的价格显然不够优质产品的成本,这类产品充斥市场很不安全,碰撞实验中不是散架就是撕裂。”

  填补监管空白区 给儿童安全上把“锁”

  我国儿童用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直存在差距,儿童玩具等产品不时遭到欧盟的预警和召回。我国在努力弥补这块“短板”,标准更新的步伐在加快,但市场跟进的速度不乐观,鱼龙混杂现象依然。

  有关人士表示,儿童作为最稚嫩娇弱的群体,需要最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全社会都应提高意识关爱儿童,给儿童安全上把“锁”。

  首先儿童用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质量标准,生产合规产品,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而不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设置陷阱。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说,既然有强制标准,就应强制企业执行。

  其次应填补监管的空白。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钟萍表示,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对中低档市场、“三无”产品的监管,对于这样的“重灾区”,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应联合执法、创新监管手段。一方面可以在中低市场人群密集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标准知晓率;另一方面应加大检查和惩处力度,对违规行为不能仅仅是下架、罚款、曝光,执法不严客观上纵容了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此外,张晓龙指出,还应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安全意识,有时甚至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强制安全产品和标准的应用。他举例说,目前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低于1%,而欧美很多国家使用率达到90%,原因在于欧美强制要求儿童乘车必须使用汽车安全座椅。

  钟萍还提醒,购买儿童用品时,首先要查看产品标识是否清楚、规范,如发现有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在售,可向消协或相关部门反映,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王健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