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财新发布《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

2018-11-22 16:55:0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财新健康点、业界领先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供应商IQVIA,在百时美施贵宝的战略支持下,共同出品《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这是国内首份在肿瘤防治领域以“提升患者价值”为课题的公共政策报告。《报告》涵盖五大方面:价值医疗重要性、价值医疗定义和衡量标准、价值医疗框架、价值医疗实践方向、以及深化价值医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月20日,《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同期,在第二届中国价值医疗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政界、医学界、产业界、学术界的各方意见领袖围绕《报告》的政策建议,从医疗服务改善、医保支付创新等不同角度,展开了尖峰对话,以期对中国肿瘤医疗事业的未来发展取得共识。

“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国内医疗健康领军新媒体财新健康点、业界领先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供应商IQVIA,在百时美施贵宝的战略支持下,共同出品《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这是国内首份在肿瘤防治领域以“提升患者价值”为课题的公共政策报告。《报告》涵盖五大方面:价值医疗重要性、价值医疗定义和衡量标准、价值医疗框架、价值医疗实践方向、以及深化价值医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8年:抗癌新政,精准发力

  2018年,中国医疗改革持续推进。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在整合式健康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领域深入推进;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在医疗成本和疗效监控、基于价值的战略性购买方面精准发力;同月中国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通过谈判将17种高价值创新抗癌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中国政府各部委从“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和“更好保障病有所医”两大方面精准发力,涵盖了发病率日益增长、治疗技术高度复杂、患者需求未被完全满足的肿瘤领域。在此背景下,在肿瘤领域进行价值医疗的探索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赵萍女士现场致辞

  2017年,第一届中国价值医疗高峰论坛提出了中国版“价值医疗5E框架”:即提高疗效(efficacy)、提升效率(efficiency)、改善效果(effectiveness)、赋能患者(empowerment)、医患同心(empathy)。以此为起点,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市场,从医院到企业到学界,涌现了诸多价值导向的优秀案例。2018年,《报告》通过对这些案例取得的患者获益、医疗机构获益、社会获益进行深度解析,为肿瘤患者服务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特别是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医保支付体系创新这两个层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在改善患者医疗服务层面,北大肿瘤医院实行的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有效帮助提升患者疗效和节约综合医疗成本;上海胸科医院免疫肿瘤门诊(I-O Clinic)的设立则在免疫肿瘤治疗来临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

  在创新医保支付层面,贵州医保特殊药品管理的“五定”模式通过医保基金的“腾笼换鸟”实现了精准扶贫;青岛特药特材救助案例实现了医保精细化管理;“深圳重疾补充险”则是对多层次保障机制的一次尝试。

  多方联动,探索解决方案

  《报告》汇聚包括公共政策专家、临床医学专家、药物经济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医疗保险专家在内的近30位国内肿瘤防治领域相关权威专家的真知灼见,通过对国内外“价值医疗”相关实践案例的深度分析,提出了诸多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的建议。

聚焦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医学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实现肿瘤患者获益

  其中,针对中国肿瘤患者在改善就诊体验、减轻经济负担方面最为迫切的呼声,《报告》建议:进一步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于科学/智慧医疗的多学科诊疗流程;优化肿瘤药物门诊注射、跨区域随访及报销流程;基本医保目录提高动态调整频次, 保障创新抗癌药物及时准入;建立以价值为核心, 基于临床数据和卫生经济学的卫生技术评估体系的医保准入及支付机制;实施弹性调整的精细化控费措施,降低创新抗癌药进入医院的门槛,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等。

  致公党上海专职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卫生经济学家马进教授表示:“基于‘5E’框架的价值医疗实践,需要从患者需求出发,通过公共政策推动以及不同利益相关方(包括支付方、医疗服务方、药品供应方)积极创新的联动,不断探索最优的解决方案。”

  专家共识:打通患者获益“最后一公里”

  针对《报告》提出的“价值医疗”创新之路,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指出:“患者获益最大化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国家已经在创新药审评审批上持续加速,但是‘救命’的肿瘤创新药与患者真正获益之间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需要各方合作,优化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创新药评估机制、优化医保政策落地机制,让医院进得了药,让医生开得出药,让患者吃得起药。”

  作为肿瘤临床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认为:“癌症是疑难杂症集中的领域,每一个治疗决策对患者的预后都非常重要。特别疾病发展到中晚期,由单个医生向患者提供单向服务的模式往往会带来重复检查、过度治疗、非恰当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问题。我们必须打破医院和科室的‘高墙’,通过各方协作的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甚至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视频专题讲座、线上专科医联体、线上MDT门诊、远程MDT病例点评等创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具价值的医疗服务。”

  作为肿瘤创新药物的供给方,制药企业是肿瘤价值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作为第一家将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带入中国的企业,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裁赵萍女士表示:“对于癌症这种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创新为患者、医疗机构及社会带来的价值和获益是多方面的。创新的免疫肿瘤治疗方案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抗癌症的方式,不仅使癌症患者实现长期生存成为可能,更帮助患者有效控制总体治疗成本、节省医疗资源,减少国家的疾病负担,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未来,我们期待携手更多社会力量,共建创新驱动的肿瘤价值医疗生态圈,齐心协力,服务患者。”

  未来,价值的定义权,不仅在政府手里,也在产业界乃至患者/患者组织的手里。“价值再定义”正是2018第二届中国价值医疗高峰论坛的主题。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医药创新企业等各方通过深入探讨,正积极寻求综合性解决方案,推动价值医疗真正成为“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落地的强大助力。

  延伸阅读:

  IQVIA和财新健康点联合发布《推动中国肿瘤价值医疗持续发展》行业报告

  《报告》背景:肿瘤防治仍面临挑战,需要全面思考和前瞻性布局

  据我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肿瘤统计年报》,我国每分钟就有7人被诊断为肿瘤,每分钟有4人死于癌症,每年因肿瘤死亡达229.6万人,肿瘤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肿瘤也是中国患者痛点的集中爆发区,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在医疗服务升级、医疗支付改善、创新药和技术可及、医疗信息可及、和患者治疗关护五大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因此,如何以肿瘤患者为中心,构建肿瘤相关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成为下一步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报告》出发点:肿瘤领域实践价值医疗理念具有深远意义

  近十年里,中国医改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和明显的成效。2018年是中国抗癌行动里程碑的一年,政府打出多套政策“组合拳”,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创新药品和医疗的可及性,以及提升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肿瘤领域,仍然面临挑战。医疗负担和患者用药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尊重与实现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价值,是全球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核心。而要让肿瘤患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就必须转变以“治病防病”的“病”为核心,到“以患者获益最大化”为核心。患者的获益不仅包括疗效、安全性等临床指标,也包括患者的长期生存、生存质量,以及社会各方对肿瘤治疗的资源投放效果等各个方面。因此,评判肿瘤领域医疗服务、创新药物的价值,应当考虑其所需的医疗资源及由此带来的患者综合获益,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临床价值、患者价值,而非片面考虑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中国版价值医疗5E框架(即提高疗效(efficacy)、提升效率(efficiency)、改善效果(effectiveness)、赋能患者(empowerment)、医患同心(empathy)),是提升肿瘤患者服务,让患者获益最大化的一次有益探索。

  在肿瘤领域,实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方联动,那么,最具价值治疗方案才能得到使用,医保基金继而得到有效利用,医药卫生体系的整体价值最终得到提升。

  《报告》主要建议:以价值医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我国肿瘤价值医疗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

  在创新药和技术可及层面,《报告》认为:

  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是以化疗为基础建立的肿瘤医疗服务和准入机制,对于高值且具有长期预后优势的靶向药物和IO疗法还未有深入的涉及与覆盖;

  卫生技术评估(HTA)体系还未完善,在卫生技术评估体系没有落实之前,支付方很难客观地按循证医学数据去比较不同卫生技术的价值;

  建议:

  建立以价值为核心, 基于客观科学的卫生技术评估体系的医保准入及支付机制:借鉴国际HTA执行体系和与准入对接的应用, 探索最适合中国的模式,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技术评估之路。

  在医疗保障和支付改善层面,《报告》认为:

  现状:

  肿瘤创新药物的医保报销准入仍呈现滞后,一些国际通行的肿瘤药物治疗“金标准”在中国的应用仍落后于西方国家;

  过度行政化的控费措施对于创新肿瘤药品的医院准入和患者可及性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尤其是药占比和医保费用总控,造成部分地区出现高价创新药“难进院”、医生“难开药”、患者“难用药”的后果;

  医保基金负担高居不下,患者也缺乏多种的就医保障。

  建议:

  提高基本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频次, 保障创新抗癌药准入:继续推行肿瘤创新药物的医保动态谈判和调整机制,以衔接迅速更迭的创新肿瘤治疗技术,使中国患者尽快使用到疗效更好、更安全的药品。

  实施弹性调整的精细化控费措施,降低创新抗癌药进入医院的门槛:改变肿瘤治疗中以行政控费为主导的现状,弹性调整控费措施和精细化管理可以对帮助节省整体医疗资源的高价值创新药物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引入商保经办和支付能力,建立基本医保之外的补充保障机制:持续鼓励商保和医保的对接、合作, 开放式地探索基于价值的创新支付和保障模式。

  在医疗服务升级层面,《报告》建议:

  现状:

  肿瘤患者的治疗涵盖了多种干预模式,包括精确检查、手术、用药等不同种类的治疗方式,各自为战的传统医疗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中国肿瘤患者的花费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非治疗非用药的“其他相关花费”,包括异地就医差旅费、辗转各地区医院间的重复医疗花费等。这些不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也对整个医疗体系带来较大的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建议:

  进一步推动基于科学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制定多学科诊疗流程,追踪患者预后,鼓励智慧医疗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提升药品和医疗技术的可及性;

  未来,中国发展多学科医疗的方向是“既专又全”,联合多学科专科医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优化日间输注病房,及报销流程,推进建设肿瘤日间诊疗中心:

  患者可在治疗当天前往日间病房,结束后回家静养,有效缓解住院需求,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患者体验;

  持续推广日间病房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患者随访管理机制以及数据信息化的建设;

  在支付结算上,优化支付系统,保证日间病房的医保报销,同时,统一癌症治疗门诊与住院的报销比例。

  在推动创新抗癌药应用、赋能患者、医患同心层面,《报告》还建议:

  完善同情用药和新药特区制度,加强创新技术可及性;

  扶持建立患者基因大数据库,进一步推动未来精准医学发展和创新药研发;

  设立肿瘤专科医师和护理人员认证系统;

  提升公众抗癌健康素养,完善疾病教育;

  倡导并支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服务体系, 以满足不同周期患者的需求。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