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8又是IPO大年,还有人说IPO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企业方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新一轮IPO狂潮下,暗流涌动。
是什么导致出现上市潮这种现象?市场有分析观点认为,一级市场生活并不很好,又到了所谓的“资本寒冬”,或者说它一直就没有结束,一大波创业企业面临着找钱难的困境,不得已选择流血上市去二级市场回笼资金。
那放到医疗领域呢?似乎具有同样的“连锁反应”。据亿欧大健康统计,自2017年半到2018年上半年,有33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有14家医疗企业今年下半年可能赴港上市。
在这,不经有疑问,现在医疗政策不是在不断利好,对社会办医不断放开吗?真实的医疗环境究竟是怎样的?
近期,亿欧大健康持续在关注民营医院、医生集团、诊所、互联网医院和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等非公医疗领域,所以分析主要以非公医疗作为重点。在同业内人士的沟通中,笔者可以感受到,近年来,随着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不断开放,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确实在不断增加,医生多点执业现象也愈发普遍。民营医院的数量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3月底,民营医院数量达19139个,同去年相比,增加了2332个。在医生集团领域,据深圳某医生集团注册机构的相关人士透露,上个月深圳医生集团注册就达10个,现深圳已有医生集团300多个。
这说明民营医疗机构正在逐步发挥“鲶鱼效应”,与公立医疗达成协同效应,改善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问题,共同推动医疗生态的改革。正如前一段时间采访博德嘉联医生集团董事长林锋所言,最佳的医疗生态应该是,公立医院专注于基础医疗,民营医疗在此基础上满足高精尖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精湛的治疗和良好的服务流程。
从政策的角度讲,筹建一家民营医疗机构似乎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为何还是会出现上市热潮,这群人在焦虑什么?
其实,虽上有政策支持,但医疗并不是一桩那么好做的“生意”。在之前的文章《民营医院这杯“羹”,不是谁都能分》中就提过,医疗的投资额度大,短贷长投不是好主意,特别是在目前不太景气的经济环境下,很可能会出现由于资金断裂而关门的情况。
此外,医疗的回报周期长,想赚快钱,也可能很快被淘汰出局。一家医院的回报周期大概在5到10年,而诊所的回报周期也需要2到3年,所以“跑马圈地”这样快速扩张的方式在医疗领域很难走通。近年来,疯狂扩张的美年大健康就在不断遇到新问题。撇开最近的“假医生”风波事件不谈,美年大健康一直存在商誉高企问题。2017年末,美年健康的商誉账面价值为40.46亿元,上述商誉均是美年健康在历次收购中,由于合并成本高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购买日公允价值份额而形成的,其中因收购慈铭体检产生的商誉为29.66亿元。此外,美年健康也因急速扩张而被约谈甚至吃下罚单。
前两年政策的放开让一大波资本纷纷进入医疗行业,其中不乏地产大亨,而今再看,医疗究竟能不能让每个投资者如其所愿,给予极大的投资回报,这还要打问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医疗机构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一个人若无头绪,何不听听行业大佬们对非公医疗的一些观察和看法?
8月23日,亿欧将在北京举办"医健新势力"GIIS 2018第三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就民营医院、诊所、消费级基因检测、互联网医院、医生集团、健康管理等议题,携行业人士一同探讨新机遇下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走向。
本次峰会分为上下场,议题主要围绕“互联网医院峰回路转,谁会提前锁定战局?” 、“万亿的消费医疗市场还存在哪些机会?”、“医生集团蓬勃发展,究竟如何实现落地?、“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如何助力推进分级诊疗?”、“全科专科诊所如雨后春笋,未来谁会是‘诊所’的超级IP? ”、“精准医疗大潮渐起,健康管理能否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这六项展开。
此外,本次活动还会发布《非公医疗发展研究报告》,进行大健康产业的年中颁奖,奖项设置包括: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创新十强、2018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10、2018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创新服务企业TOP20。
我们诚邀你一同参与到这次盛会当中。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疗关乎到每个人的健康生活。医护工作者也好,行业玩家也好,我们注定要被时代潮流所打动。这场峰会不仅将解答你对于“民营医疗”的困惑,更能让你接触到最前沿的大咖分享。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对你再一次认识“民营医疗”具有启迪性作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