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心脏病学领域的一家专科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对外宣布:截止到7月底,集团已经完成各类心脏手术超过1000例!这个数字背后,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哈特瑞姆的发展速度,更蕴藏着医生集团背后的生存逻辑。
不怕从零开始,要知道患者真正想要什么
万事开头难。2015年5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成立,同年年底只完成手术58台,为何两年间突飞猛进?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刘兴鹏教授讲了一个令他触动很深的故事。
一位50多岁的女性,在过去8年里因为阵发性房颤,在国内两家著名医院接受了3次导管消融手术和1次外科手术。不幸的是,几次手术后患者房颤发作仍非常频繁,令其痛苦不堪。之后,她找到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并在河北燕达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完成了第4次导管消融术。这一次,手术成功了。
为什么患者在几乎绝望之时,选择相信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呢?
患者的一番话令刘兴鹏教授有点意外, “决定做这一次手术前,我见过很多心律失常领域的国内顶级专家,但您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把我那10年间的心电图逐一看完的医生……”
患者看病,“应该”最看重医生的哪些方面?比起高超的手术技艺、先进的检查设备等,患者最需要的,其实是医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真诚。
“由内而外的尊重病人,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患者不会纠结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也不会看你是不是某某顶级专家。”刘兴鹏说,哈特瑞姆从零开始的这1000台心脏手术没有任何的捷径或者技巧,凭的是认真、仔细、踏实。
给合作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心脏队伍
医生集团是由医生发起并主导的组织,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第一要务应该是治病,而治病就必须和医疗机构合作。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两种可复制、可落地的合作模式:“1+N”模式及“N+1模式”,而这,为医疗服务衍生出巨大的生命力。
“1+N”模式中的“1”是指一名来自大型三甲教学医院的核心专家走出体制,全职入驻落地机构,全面负责落地机构心脏中心的日常诊疗活动;“N”是指有多名心脏不同亚专业的体制内专家,响应国家的多点执业政策,集中帮扶一家落地机构心脏中心的临床工作和学科建设。
此合作模式的出发点是通过密集投入专家资源,迅速提高落地机构心脏学科水平,并且通过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全职入驻,全面担起医疗安全重任,最大程度上保证医疗安全。
而哈特瑞姆的“N+1”模式中,“N”也是指有多名体制内专家集体帮扶同一家医院,但 “1”指的是合作医疗机构自己的心脏学科带头人。
此合作模式的出发点是许多医院在心脏病的某一亚专业方面存在短板,而哈特瑞姆填补的就是各合作医院心律失常亚专业的薄弱。
其实,哈特瑞姆这两种合作模式的核心都是心脏学科建设。用刘兴鹏教授的话说,“心脏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心脏团队建设,而心脏团队建设的关键是学科带头人建设。”
在“1+N”模式里,相当于哈特瑞姆空降了一个心脏学科带头人到落地机构,而在“N+1”模式里,为落地机构培养一名优秀的心脏亚专业学科带头人。最终目的,都是给落地机构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高质量心脏团队。
赋予平台和责任,释放医生潜力
除了合作医院,医生集团的专家,一旦并赋予了足够的平台、权利和责任后,也被激发出了巨大的潜力。
李莉教授是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主任医师,做为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华东团队联合创始人的她,目前全职就职于位于浙江慈溪市的慈林医院,担任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不足两月时间,该科完成的各类心脏手术就已经过百例,是去年同期的10倍之多。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的长城医院,随着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原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胡福莉主任医师和王天红副主任医师的全职加盟,该院的心脏介入手术量大幅度提高。入驻至今才刚刚4个月,该院就完成155例心脏介入手术,是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
不仅如此,在众多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技术帮扶的医院,相关亚专业的发展也同样是突飞猛进。以复旦大学第五医院为例,在过去半年里,就从零起点上完成各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术75例,创造了过国内心电生理界令人侧目的“上海五院速度”……
成立两年多,哈特瑞姆从7位创始人,但如今拥有40多位核心专家,不少优秀心脏人才主动联系加盟,所有相关医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极大增强,医生们在这个“圈子”里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更收获了成长和锻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刘兴鹏教授说,追求数字不是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目标,但每一次回眸,看到了欣喜的变化,“世间万物,此消彼长。不仅要看谁更有力量,更要洞察谁正在成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北京安贞医院率先成立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倡导产前产后一体化医疗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