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
刚被罚过 不补证咋还敢偷着干?
11月18日,记者将情况向工商部门举报。执法人员跟随记者来到现场,“我们在巡查时发现这家消毒餐具厂没有工商营业执照,一个星期前曾经对其进行过行政处罚,罚款三千元,没想到仍在无证生产。”
当执法人员要求其出示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时,中年女子表示“这些证照正在办呢!”“没办证怎么就先生产了呢?”面对执法人员的质疑,中年女子表示,“我们这刚干没几天,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儿子在处理,我就是菜市场卖菜的!”“雇佣的工人都有健康证吗?”“当然有了,但是都在我儿子那里!”
“你这380℃红外物理消毒设备在哪呢?”执法人员这话把中年女子问住了。执法人员绕着车间内的惟一一架没有启动的大型机器绕了一圈,没找到机器的名称。
执法人员勒令其停业整顿,并告知,在获得相关经营证件之前不允许再进行生产,等候工商部门进一步处理。
-对比
看看正规厂家是咋清洗的
正规餐具消毒到底应该经过哪些程序?11月19日,记者来到宽城区一家大型消毒餐具公司。相比较黑作坊的警惕和戒心,公司孙经理非常欢迎记者前来参观。
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的厂房,分成三部分,粗洗车间、消毒车间和无菌包装车间。
粗洗车间里,水蒸气弥漫,工人将碗盘等餐具分类后放到机器上,加入洗洁精,进行流水粗洗除渣、高温喷淋精洗,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人对餐具进行刷洗。
在消毒车间,餐具被放到消毒设备上,经过紫外线和380℃高温杀菌消毒后,再到无菌包装车间由工人用封口机包装,最后装箱外运。装箱前,有专门质检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留下检查人员编号才能装箱,若出现质量问题(包括包装出现破损)将追究质检人员责任。
包装环节是要求最严格的,工人的一个喷嚏、一声咳嗽,都会造成餐具的污染,所以工人必须戴口罩、手套,穿统一的鞋,消毒后再进入车间。整个车间也必须用紫外线灯消毒。
为了证明企业的资质,孙经理还将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水质检测报告和餐具抽检报告等拿出来向记者展示。
-延伸
黑作坊产品差 靠啥挤垮大公司?
提起目前长春市消毒餐具行业的现状,孙经理无奈地用“非常混乱”四个字来形容这个产业的现状。
算账
每套成本约比黑作坊多0.22元
孙经理表示,长春消毒餐具行业除了二十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外,还有很多黑作坊。由于在成本上抵不过小作坊,购买设备、投资额巨大的公司都纷纷倒闭。“这个厂房是2006年建设的,2007年投入生产的,我也是从别人手中接过来的,企业发展到现在,有40多名工人,日生产在两万套左右!”但实际上,花费30多万元购买的全套设备,每天能生产5万套消毒餐具,“饭店趋小利,市场上不公平价格竞争导致目前生存艰难,有时甚至赔本经营!”孙经理说。
孙经理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黑作坊的场地费用一般一个月五千至一万元,没有任何手续所以这部分成本为零,简单的用水刷刷包装省去了消毒设备的成本。这种低成本低投入的黑作坊一套餐具的成本在0.3元钱左右。而对正规企业而言,场地、手续、消毒设备、人工、送检、煤气水电等各项费用导致每套餐具的成本为0.52元。“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户,0.50元一套的价格我也给过,基本上是在赔钱经营。”孙经理说。
呼吁
打击黑作坊 规范饭店管理
孙经理认为,“小作坊”之所以低价扰乱市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目前该行业没有监管细则和统一标准规范。盼望细则出台,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否则正规企业即使“撑”得起一时,也难免早晚被小作坊挤垮。
现在,很多饭店为了增加额外收入,都选择了成本较低的黑作坊的餐具。所以,孙经理希望相关部门在抓源头的同时,对于饭店方面也能统一进行餐具管理,要求餐馆使用正规厂家的消毒餐具。
措施
餐具行业标准有望近日出台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消毒餐具将由药监部门负责监管。目前,消毒餐具行业问题已引起长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长春市爱卫会正在牵头联合卫生、药监、工商等部门进行摸底,消毒餐具行业标准有望近日出台。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