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想问一下,这里是液体制剂车间?”
黑龙江多多药业公司工作人员:“恩。”
记者:“这个车间还在生产吗?”
黑龙江多多药业公司工作人员:“没生产,没生产了。”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停的?”
黑龙江多多药业公司工作人员:“十六号,十六号就停了。”
记者:“之前这个车间是生产什么的?”
黑龙江多多药业公司工作人员:“双黄连(注射液)。”
在多多集团办公室,副总经理李建告诉记者,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1500多名员工的股份制医药企业,先后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个剂型和车间的GMP认证,双黄连注射液是这家企业的支柱产品,而多多药业目前也是国内十余家双黄连注射液生产企业中的年产量最大的一家。
记者:“你们这个产品时什么时候获得的国家的批号,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
黑龙江多多集团 副总经理李建:“1995年,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
记者:“你认为这一次的不良反应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建:“我们初步所了解到的情况看是不谨慎用药或者是混合用药造成的。”
记者:“那你认为你们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吗?”
李建:“我个人认为,我们企业出厂的产品,肯定是合格的,不合格的产品时不允许出厂的。”
记者:“那之前有没有发生过多多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
李建:“像这一次疑似不良事件的发生还是头一次。”
记者:“但是据我了解,在今年的四月份,重庆有个叫肖桂华的人,他的父亲因为注射了你们多多的双黄连注射液死亡,这个事情你不知道吗?”
李建:“不知道,我这还真没听说这个事情。”
记者:“据我了解,北京市药监局在今年4月份第一季度的药品抽查公报中,其中有一项,是你们企业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的某一个批次的产品,发现了澄明度的问题,而且,他们对使用这个药品的诊所进行了处罚。”
李建:“你北京是这么认为的,别的省不一定是这么认为,这一项不行就全不行,你全检嘛,你这一项不行就所有都不行吗,不是这个道理。”
记者:“那这个责任最后到底在谁?”
李建:“现在讲,查清事件责任之后,该是谁的,是谁的。”
在佳木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李新成告诉记者,对于多多药业这样生产中药制剂中高风险药品的企业,药监部门对他们的生产监管非常严格,不仅在厂内派驻了驻厂监督员,同时还对生产车间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记者:“你们平时对多多药业的监管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或者接到他们的产品有不良反应的报告。”
黑龙江佳木斯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发言人李新成:“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发现这家企业的双黄连注射液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不良反应。”
记者:“那么这次事件你认为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李新成:“针对这次不良反应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派了专家组进驻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我们省市药监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全力配合国家局的工作,至于此次事件,原因目前尚不明朗,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救命药为何变成“夺命药”?
多多药业和佳木斯药监局都表示在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环节,目前为止还没发现过问题。
不过,双黄连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事件这几年却一直在接连发生。
早在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通报发布后,由于注射双黄连注射液而引发患者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屡屡发生。今年2月7日,山东省邹城市一男子,因为感冒在卫生所注射青霉素和双黄连注射液,出现过敏反应后死亡。今年2月11日,青海省大通县3名患者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事件,死亡1例。2月16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通报,自2008年以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接到56例双黄连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而且这些事件使用的注射液还涉及到其他厂家的产品。
听说这么多案例,我们每个人都会追问,明明是药品怎么会变身成杀手?双黄连到底怎么啦?一位药监人员为我们揭开了谜题的另一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