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此番发布奶粉进口预警通报十分及时。如果国内乳制品企业阶段性大量进口奶粉,必然减少国内奶源的使用量,这终将损害国内奶农利益。”国内乳业资深人士王丁棉昨日表示。
1月11日,商务部发布重要农产品进口预警通报2010年第1期,数据显示,近期企业报告进口到港奶粉数量大幅增加。2009年12月份到货数量达3.1万吨,2010年1月份预计到货超过4万吨,港口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中南等地区。
“奶粉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需求的恢复,但三聚氰胺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对国内奶源还是没有信心。”不过,他表示,上海熊猫乳品是个“偶然事件”,应该不会影响国内整个乳业市场的复苏。
此外,王丁棉认为,一些企业有大批进口奶源在手,很可能借此压低国内奶源的收购价格,也会损害国内奶农利益。
在预警通报中,商务部请相关企业适度调整进口节奏,避免过量集中进口造成损失。对此,王丁棉表示,“首要的就是价格风险”。一方面,世界最大乳业出口商恒天然集团传出奶粉价格下调的消息;另一方面,天气转暖之后,国内北方奶源基地将大量生产,到时候国内奶源价格有可能下跌,持有大批进口奶粉的企业将面临成本压力。
就在今年1月,世界最大乳业出口商恒天然集团表示,3月份交货的全脂奶粉价格下滑6.8%,至每吨3282美元,从去年12月份创下的16个月以来的新高跌落,也是奶粉拍卖价格6个月来首次出现下跌。“但奶粉价格回调之后会不会再反弹?现在难以断定。”王丁棉认为,更多的风险潜伏在国内市场。“如果一段时期内进口太多,国内乳制品企业也面临着储存风险。万一销售不畅,奶粉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后营养成分会降解,企业在生产时难免会添加一些成分,这样很容易出现所谓不合格奶粉。”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王俊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新版《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原料和成品批批都要检验三聚氰胺,企业自检三聚氰胺,是否就能够保证乳制品的安全性?作为消费者的你,相信企业自检三聚氰胺的结果?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