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保健品大多是暴利 为保健还是为送礼?

2008-11-21 11:5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前些时候,我应邀参加一个活动,收到了主办方赠送的一种保健品———紫皮大蒜油。从产品的名字看,我知道里面有我熟悉的大蒜,尽管已经成了油。其实,这还算好的,很多保健品,从外表看,根本判断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只知道“对人体有保健作用”。<br>
保健品大多是暴利 为保健还是为送礼?


  前些时候,我应邀参加一个活动,收到了主办方赠送的一种保健品———紫皮大蒜油。从产品的名字看,我知道里面有我熟悉的大蒜,尽管已经成了油。其实,这还算好的,很多保健品,从外表看,根本判断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只知道“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要说现在保健品卖得实在是火。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保健品就前赴后继,杭州宝灵的蜂王浆打头阵,接着是太阳神的“生物健口服液”和娃哈哈的“儿童营养液”,现在更是进入“金”字阶段———脑白金、黄金搭档、21世纪金维他等等。有数据显示,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额突破100亿,而2004年一年的销售额则高达500亿。有人预测,保健品市场将以6%—8%的年速率增长,到2010年,市场销售将达到800—1000亿。可依我看,到2010年,1000亿的市场销售额估计是挡不住。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预测,全在于我对保健品一种不成熟的认识。

  保健品就像药品,常人无法从外观判断其价值和质量,因而定价上就给商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5年前千龙网曾经刊登一则报道,北京某市场的50种国产保健品中,有30种在150元以上,但只能用15天。如今5年过去了,这价格恐怕只高不低。

  一位从事保健品营销的专业人员说,保健品是按照“疗效”定价的。可我却觉得,他们折腾的实际是一种概念,叫价全凭一张嘴。现代人不是讲究送礼吗,保健品就是很多人送礼的最佳选择。前几天看电视剧,中间插播的广告就是一种保健品。不知是不是巧合,就连保健品的名字用的都是“出院”的谐音———送给病人的。我觉得,形成这样的送礼局面,主要就是因为自己用保健品多久才见效说不好,所以到市场上买保健品的,不是个人请托送礼,就是单位拓展业务用的。对送礼人来讲,既然是礼品,价格够得上“档次”就行了,效果有没有不用管;对收礼人来讲,反正也是白来的,效果有没有同样无所谓。可以说,保健品的主要销售人群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价格的居高不下。

  此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广告。内行人说,保健品零售价通常是成本的8—10倍。而在利润价中,有30%—40%用于广告宣传。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认识特别适合保健品。那就是谁的广告做得多、做得密,谁的产品就大牌。谁的品牌大,谁的产品效果和质量就有保证,产品销售就好。既然好卖,既然是卖概念,几十元乃至几百元的保健品就不算什么了。如果再找个什么当红明星给代代言,价格还要跟着往上蹿。

  看着紫皮大蒜油,我到底是吃是不吃呢?一盒肯定不够,吃完了再买,我肯定舍不得。我想,跟我一样心态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吧。从当下情况看,与其说保健品是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生产的,还不如说是用来送礼的礼品。这样一来,什么贵呀,暴利呀,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