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鸭头靠染色剂“美容”
东北网10月28日讯 红红的麻辣鸭头,不是天然辣椒煮泡而成,1克着色剂足以让一整锅熟食变成红色。
咬上一口齿间留香的熟食,锅底汤长时间使用,底料更是捞出来重新利用,工业盐则随意添加。
10月25日,林源公安分局组织全局民警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又一集中行动,在林源镇常家围子村,在一处民居内发现一家熟食黑作坊,店主竟在村内自产自销脏熟食,生意还十分红火。
前屋卖货后厨加工
当日16时许,林源公安分局局长助理孙福山、治安三队队长冯勇带领民警在林源镇常家围子村检查时,注意到一家熟食店。走进店内,民警发现店内出售各种麻辣类熟食,几个村民正在店内挑选熟食,可屋内却没有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民警在另一个房间发现了生产熟食的设备。
房间内,一名工人正在将脏兮兮的肉鸡、骨架进行处理,一旁煮熟食的大锅挂满了油渍,锅内底汤浑浊不堪,旁边的大盆内盛放着已经使用过的熟食底料,工人们正准备将这些底料再次倒入锅内使用。
不但上色而且加“毒”
民警在熟食作料中发现,煮麻辣鸭头最关键的作料辣椒并不多,但已经摆在柜台里的麻辣鸭头、鸭掌等熟食却很红。在熟食加工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秘诀?民警对整个房间进行了彻底清查,很快在房间的角落里有了意外收获。
角落里,两瓶红色粉末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店主李女士坦白交代,这是“色素”,给熟食上色用的。同时,民警发现了另一包着色剂,店主称,这包着色剂以前没有用过,所以一直没敢使用。民警发现,瓶装着色剂已经用去了大半瓶,据随行的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着色剂使用1克就足以让一锅熟食红得鲜艳光亮。
除了着色剂外,民警还发现了用去大半袋的亚硝酸钠,这种俗称亚硝酸盐的工业盐,属于致癌物,竟也被用在了熟食的制作过程中。
查扣工具销毁熟食
在民警对熟食店进行检查时,仍有不知情的村民前来购买熟食。据李女士交代,她在本村开熟食店已经有3个多月的时间了,平日里生意一直不错,而买熟食的都是左邻右舍的村民。她制作熟食的手艺都是从哈尔滨一家熟食店学的。
谈到此案,孙福山表示,对可能存在涉“四黑四害”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分局将进行“拉网式”清查。通过严格细致的检查,全面清理死角,不留盲点。
随后,民警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对业主进行了处罚,查扣工具及生产原材料,并对已制成的熟食当场销毁。此案的后续工作,已移交至工商部门处理。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天到了,人们纷纷忙着炖肉开膏方,抓住冬季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进行养生。但是,冬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宜吃过多肉类。如果一不小心肉吃多了,不妨来做一道酸爽麻辣炝黄瓜,不仅可以开胃,还可以补充维生素,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