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国酒瓶国标16年不变 两成新啤酒瓶不合格

2012-06-13 14:54:00南方周末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家检验中心》报告显示,中国新啤酒瓶不合格20%,可回收旧瓶不合格70%。高不合格率背后,是一份“超期服役”十年的酒瓶国标,消费者性命攸关之事却难奈啤酒行业和玻璃行业之间的明争暗斗。

  旧啤酒瓶成“爆瓶”祸首

  出就餐的时候,是让服务员把啤酒打开了再拿上桌,还是拿上桌了再打开?在百威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质量总监刘素玲看来,这是一个问题。

  她的选择是前者,因为中国的啤酒瓶太容易爆了。2012年5月,河南漯河、重庆、江西上饶等地啤酒瓶炸伤消费者事件此起彼伏。

  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夏天,随着啤酒消费高峰来临,“爆瓶”新闻不断。一个更为极端的案例是,2009年4月,安徽淮南一农民曾因啤酒瓶爆炸划破部造成大出血,抢救无效殒命。

  “我们国的爆瓶应该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一位玻璃行业专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曾参与起草我国啤酒瓶现行国家标准。

  “爆瓶”事故率未有权威统计数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1年我国啤酒年销量是4899万千升,其中瓶装啤酒占到90%以上,年周转用瓶量可达600亿次以上。基数庞大,“爆瓶”事故率似乎“微乎其微”。

  然而,另一组数字却让人揪心。2011年,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检验中心)对全国范围内的啤酒瓶产品质量实施国家监督抽查,共计58个企业的58组样品中,合格的47组,近二成的啤酒瓶不合格。此次抽查覆盖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占全国生产企业的72.5%。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历年抽查结果发现,自1998年开始例行年度抽检以来,20%左右的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

  事实上,饭桌上的这类“隐形炸弹”远不止20%。国家检验中心抽查的只是当年度生产的新啤酒瓶,并未涵盖可回收旧瓶。而啤酒行业的现实是,可回收旧瓶是灌装啤酒的主体。据何勇估计,目前可回收旧瓶在70%以上。

  可回收旧瓶更令人担忧。2002年度抽检曾抽查了18个省市39家啤酒厂的回收瓶,结果发现近七成不合格。但此后就一直未见旧瓶抽检数据公布,南方周末记者咨询业内人士,也未得其因。

  “我们分析以后发现,爆瓶的主要原因是(啤酒瓶在)消费过程中无限制使用。”国内啤酒瓶龙头生产厂家之一的上海澳联玻璃有限公司一位技术高管说。

  可回收旧瓶在运输、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伤,国家检验中心的专家称,实验证明,啤酒瓶表面轻微划伤后其抗冲击、耐内压力性能下降60%,严重划伤的则下降90%。而抗冲击与耐内压力两项指标不合格,均可导致啤酒瓶爆炸。

  可回收旧瓶是“爆瓶”的罪魁祸首,此说已是业界常识。然而,如何走出这一怪圈,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中国依然无解。

  国标原地踏步十六年

  无解的背后,是我国啤酒瓶国家标准十六年来的原地踏步。

  “GB4544-1996《啤酒瓶》国家标准”在玻璃及啤酒行业几乎耳熟能详,它是我国目前规范啤酒瓶质量的唯一依据,“1996”代表着其颁布的年份。

  “1996到2012,十六年过去了。”何勇感叹,“一个国家标准十六年以来没有新的版本就已经比较落后,早就应该被淘汰了。”

  按照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标准实施后,应在一般不超过五年的时间内审。据此,于199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GB4544-1996已然“超期服役”十年。

  在1996版出台前,啤酒瓶国标曾有1984版和1991版。而GB4544-1996的出台,其背景正是啤酒厂对包装材料的检验不严,“爆瓶”伤人成为消费投诉焦点。解决“爆瓶”正是1996年国标修订的初衷。

  然而,这个延宕至今的国标在解决“爆瓶”主力——可回收旧瓶上却近乎无力。与旧版相比,该版本规定了啤酒瓶需打专用标记“B”(即啤酒英文Beer的简称),并单列出了轻量一次性啤酒瓶的技术和包装要求,但对于可回收瓶如何检验却只有一句:“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且只是出现在附录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新国标:“绑了票”还是“蒙了冤”?

今年11月24日公布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征求意见稿)》,有不少媒体和个别专家传播“新标准细菌指标放宽”、“乳品相关标准被大企业绑架”等信息,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的专家们积极详细地作出回应,为新国标们“洗冤”。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