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连等城市最近查了不少“漂白蘑菇”,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
绍兴市面上很多口菇卖相太好
“通身净白,手感润滑”,“漂白”的?
工商部门说上半年曾查获一批“漂白蘑菇”,近期将会再检查,给大家一个答复
昨日,家住袍江金湖湾的王先生打进报社反映:最近在电视和网上看到了不少北京与大连等地关于“漂白蘑菇”的新闻,我在市区农贸市场里看到很多口菇也是通身净白,手感润滑,和报道中说的“漂白蘑菇”非常像,会不会也进行了漂白?除了王先生外,还有一些市民在QQ上也留言表示同样的疑问。
昨日傍晚,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后发现,市面上很多口菇确实如王先生描述一般,摊贩们表示这些口菇批发来时就是白色的,而一些年长的顾客则对记者说,几年前买的口菇是白色中夹着黄色,这些净白的口菇可能经过了处理。
市面上很多口菇都很白
在市区昌安农贸市场一家售卖蘑菇的摊位前,记者问道:“口菇怎么卖?”“6元一斤。”摊贩拿出一筐口菇让记者挑选。记者看到,这筐口菇个个全身白净,色泽明亮,摸上去也滑溜溜的。“怎么这么白?会不会是漂白了呀?”“我们批发来就是这样的,况且要漂白我也没有工具呀。”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个农贸市场,发现售卖的口菇都是这种模样。
有趣的是,市民更倾向于选购白色口菇,“白色的看上去比较新鲜,有颜色了肯定放的时间过长。”市民于小姐这样说。“肯定是越白卖得越好!”许多商贩都承认。
然而,刚摘下来的口菇到底是什么颜色?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年纪比较轻的人都说是白色的,而上了年纪的“马大嫂”们却有不同看法。50多岁的何大妈告诉记者,“口菇是白色中夹杂着黄色,表面也比较粗糙,这么好卖相可能是洗白的,也可能是漂白的。”
大部分卖蘑菇的摊贩其实也知道原本的蘑菇长什么样子,“因为正常蘑菇保质期短,表面常常会发黄、变褐,尤其是白色的蘑菇更容易变色,一旦变色了就会影响销售。所以很多人会对蘑菇进行洗白或漂白,处理之后口菇干净好看,保质时间也长,销量也好。”一位摊贩透露说。
上半年曾查到一批“漂白蘑菇”
这些卖相这么好的口菇是否经过漂白了?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工商部门。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吴建接受采访时说,他已经在网上看到了相关的新闻报道。他说:“上半年越城区在和农业部门联合行动中曾经发现过这种被漂白的口菇,但是量不大。”
那未经漂洗的口蘑是什么样的?吴主任表示,口蘑色泽发黄,上面粘有泥土,手感粗糙,用水洗的话也会显得白一些,但难以洗得很白,毕竟口菇个较小,量多,不可能一个个慢慢洗,而且水洗也达不到漂白后色泽明亮、手感润滑的效果。
“近期我们将会进行一次检查,一经发现就会严肃处理。”吴主任说,相关结果会进行通报,给市民一个答复。
那么如何辨别“漂白蘑菇”呢?市民们可以先看颜色,如果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觉一般经过了漂白。再摸蘑菇表面: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湿润感的蘑菇漂白的可能性较大,而表面沾有泥巴,摸上去比较粗糙、干燥则多为天然的。
相关新闻:
(实习编辑:庄晓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39健康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