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39发言人:监管不力让食品完蛋

2012-03-12 14:34: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国鸡蛋目前没有国家安全标准,没有明文规定,应该是什么样,应该具有哪些特性,目前初级农产品,大都没有相应标准。

  鸡蛋是我国重要食品,有数据称目前我国鸡蛋总产量2300万吨,占全球总量36%,每年人均消费鸡蛋17.8千克。鸡蛋产业,包括种鸡、蛋鸡、饲料、鸡药和销售等的总产值达3500亿元,是一个关系多种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品。然而,跟我国许多食品一样,围绕鸡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疯狂的鸡蛋——母鸡例假蛋 乒乓球蛋

  鸡蛋本是一种常见到极点的农副产品,资料记录,6000年前我国黄帝时代邳州已经有鸡这种家禽出现,吃鸡蛋历史悠久。然而,到了现代,要吃个真正的鸡蛋似乎变得不那么容易,除非自己养鸡并且种菜做饲料,否则都无法确保鸡蛋是否安全。

39发言人:监管不力让食品完蛋

  人造“鸡蛋”的消息屡见不鲜,从北京、天津,到邯郸、青岛、杭州,再到深圳、广州、珠海,全国各地都有发现人造蛋的报道。今年2月,广东番禺市民买到煮熟后韧度胜过乒乓球的鸡蛋,竟工商质检发现竟是真蛋,在国内其他城市这种报道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可能是饲料中含有棉籽粕导致,棉籽粕中常检出有害物质棉酚,可造成人体红肿出血、食欲不振、神经失常、体重减轻,甚至影响生育力。

  而最近,山东青岛等多地发现蛋清及部分蛋黄呈浅红色的血鸡蛋,而青岛厂商负责人竟以一句经典的“因为母鸡到生理期,来例假了”震惊了全国人民。中国农业大学畜牧专家季海峰博士则表示,出现血色鸡蛋清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母鸡因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输卵管重度发炎,二是饲养过程中添加了问题饲料,母鸡没有例假。另一种说法则是鸡蛋保存有问题或过了期,蛋黄渗入了蛋清,但无论如何,出现血蛋清建议市民不要食用。

  食品监管纵容 真蛋也变假蛋

  食品安全在我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多年来稳居“两会”热点问题排名榜前十。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从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相反黑食品有越演越烈的势头。甚至全面渗透到馒头、鸡蛋、牛奶、大米、食用油和饮水这种人们每天经常接触的普通食品,当餐桌常见的基本食物品质都亮起红灯,说明问题的积累已到相当严重程度,谁知有多少饭菜还存在隐患。

  或许根本没有假鸡蛋?与报纸网络屡见不鲜的“假鸡蛋”报道不同,食品业内人士和专家却认为假蛋只是个传说。许多被送至专业机构检测的疑似假蛋,最后多被断定为真鸡蛋。专家甚至称从来没听圈内有谁见过真正的假鸡蛋,认为假蛋传闻是消费者和媒体人缺乏对禽蛋的科学认识所致。

  姑且假设专家们的论断正确,市面上没有所谓“假鸡蛋”,但为何人们总是担心鸡蛋是假?这种敏感不能单纯以缺乏科学知识总结原因,实际上,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出现问题,导致饮食时人心思危,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监管得力,人们对食物质量放心,无需学习所谓科学知识也可放心进食,毕竟不可能要求消费者去了解生活中所有食物的科普知识。相反,监管不力,纵容黑食品流行的背景下草木皆兵,质优产品也可能被怀疑是假,何况目前还缺乏统一行业产品标准的鸡蛋。

  我国鸡蛋目前没有国家安全标准,没有明文规定,应该是什么样,应该具有哪些特性,目前初级农产品,大都没有相应标准。目前,我国对鸡蛋的认证有3种标准,分别是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其中,“有机鸡蛋”对产蛋鸡的饲料、饮水、生长环境要求最高,这三个标准一般针对规模化养鸡而言。市面上的保洁蛋、素养蛋及初产蛋等,其实宣扬的是一种概念。鸡蛋的营养成分主要在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氨基酸等,对于这些概念型鸡蛋,国家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行业标准,导致这些概念型鸡蛋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没有统一监管。商家打出的各种概念,其实是抓住了消费者追求健康营养的心理。

  “吃几吨才致癌” 食品监管存在致命错误

  2011年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人对食品安全状况“没有安全感”。然而,面对老百姓“食不安”的现状,有关部门某些领导人的反应却令人心寒,如农业部副部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评价蒙牛黄曲霉素M1超标的言论,“你说吃了致癌,它得吃几吨、吃几年才致癌啊?”这种态度代表了不少官员的态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应该谴责、追究的原该是基本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厂家、以及管理和监督的职能部门,却责怪媒体揭黑和报道,这种态度怎能不给食品厂商一种“错不在你们”的引导和暗示?

  此外,在我国,更多的食品行业丑闻均由媒体率先曝光,监管部门始终落后一步,所谓的监管,大部分也是出现问题后才处理,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标准漏洞百出,远落后于国际标准,而且执法不严,以罚款为主。执法人员的福利和编外人员的工资等财政来源还要依靠罚款收费,这等同于没有了问题企业就没了收入来源,执法人员们如何能对食品安全进行真正监管,执法只为利益。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