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驻马店,王先生带7岁女儿在音乐喷泉广场玩耍时,女儿不慎被强水流冲击致会阴部严重受伤,失血休克。医院诊断为喷泉水流冲击及水质含铁锈所致,经十多天治疗,女孩康复出院。喷泉安全事故历年来不少,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享受公共场所的娱乐活动时,尤其是涉及到水景、喷泉等区域,家长和监护人必须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喷泉看似是孩子们嬉戏的天堂,但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喷泉安全问题频发,真实事故令人警醒。从儿童被喷泉强水流冲击致伤,到游客因触电不幸身亡,这些悲剧暴露出喷泉管理维护的漏洞及公众安全意识的不足。喷泉玩水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多方面。首先,喷泉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常设于公共开放空间,其吸引力不言而喻,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水花四溅的场景极具诱惑力。其次,部分家长和游客缺乏安全意识,认为喷泉仅仅是观赏和娱乐的设施,孩子成群玩的开心,就忽视了其潜在的危险性。再者,部分喷泉管理单位在安全措施和警示标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阻止游客特别是儿童进入喷泉区域。
强大冲击力伤害:如开篇案例所示,喷泉的水流在高压下形成,其冲击力足以对人体造成损伤,尤其是小朋友娇嫩的皮肤和黏膜组织。
电气安全隐患:部分喷泉配有灯光和音响设备,存在漏电风险,若水体导电,可能危及游客生命安全。
虽然喷泉深度一般较浅,但对于年幼或身高较矮的儿童而言,仍有溺水风险。
因为喷泉水往往不是为直接接触人体而设计的,其水质可能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细菌、病毒、化学残留物及杂质如铁锈等。当这些污染物质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或意外进入体内时,容易引发多种感染和健康问题。
细菌感染:喷泉水中可能滋生的细菌种类繁多,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在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或进入体内后,可引起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皮肤感染可能表现为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而胃肠道感染则可能导致腹泻、呕吐、发热等。
病毒感染:虽然病毒在水中存活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某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诺如病毒等仍有可能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这些病毒可引起肝炎、胃肠炎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真菌感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真菌容易滋生。喷泉水的长期滞留和循环使用可能为真菌提供生长条件。接触受真菌污染的喷泉水后,人体可能出现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手癣等,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红斑等症状。
寄生虫感染:虽然较少见,但某些寄生虫也可能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这些寄生虫可能寄生于人体肠道、皮肤等部位,引起相应的寄生虫病。
化学性感染:喷泉水中可能含有消毒剂残留、重金属(如铅、汞)、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接触人体后,可能引起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甚至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接触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铁锈等杂质引起的感染:铁锈等杂质在喷泉水中沉积,不仅影响水质,还可能携带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当这些杂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容易划破皮肤造成伤口,进而引发感染。此外,铁锈中的铁离子还可能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
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疏忽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监管与教育,确保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远离危险。对于喷泉等潜在危险区域,应增设明显警示标识及安保措施,完善安全设施,让安全成为最美的风景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