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评论:别只说长江野鱼能吃 忽视环境终将遭报复

2010-09-02 09:5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当长江“毒鱼”的新闻传出后,很多人第一关心的是,长江野生鱼到底能不能吃。随后,专家们也纷纷就此发表意见,更有人进行野生鱼食用的知识普及。从专家的表态来看,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但其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换言之,长江野生鱼还是可以吃的。

  长江“毒鱼”在吃的关注中偏离了方向

  8月25日,一国际环保组织称取自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野生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中科院水生所等专家回应称部分野生鱼确有激素,但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专题 长江鱼致性早熟 鱼体含环境激素]

  当长江“毒鱼”的新闻传出后,很多人第一关心的是,长江野生鱼到底能不能吃。随后,专家们也纷纷就此发表意见,更有人进行野生鱼食用的知识普及。从专家的表态来看,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但其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换言之,长江野生鱼还是可以吃的。

  很是吊诡。难道,难道我们对长江野生鱼只剩下吃的关注吗?诚然,民以食为天,关心食品安全在情理之中。然而,吃并不是惟一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这世界上,还有一些东西与吃同样重要。

  不妨温习一下报告发布者的一句话:“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报告只想证明一个事实——长江流域鱼类体内含有这三种有毒物质,而非要证明每一条鱼体内、每一个河段都有”。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或许“激素鱼”对人体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危害,但长期以往,那些在长江里摇头摆尾、受到污染的野生鱼,终会让我们欲哭无泪。

  有心者不妨沿着长江边走一走,李白描绘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意境今天还有吗?不排除个别地段还保持着原始自然的风光,但更多地段正被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包围。特别是近些年来,很多地方在加紧沿江工业布局,水泥厂、造船厂、化工厂……在给地方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长江带来了滚滚浊流。在这样的环境中,野生鱼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竟然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让人不禁感叹。

  鱼类的悲剧在于,它的价值常常体现在人类的嘴中。而人类的悲剧在于,一边在喊扼住命运的咽喉,一边又把自己的咽喉送到别人手中。如果我们对长江野生鱼的关注只剩下吃,全然忽视鱼类本身也有的生存权,忽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却淘不尽一江浊流。那时临江独立,低诵“是非成败转头空”,又有何意义?

(责任编辑:宋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