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富士康14跳 “连跳”揭秘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2010-08-06 09:4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8月5日消息,江苏昆山富士康凌晨时分一女工跳楼,坠入防护网摔伤。富士康公司表示沉默。警方也表示暂不方便对此事发表评论。

  8月5日消息,江苏昆山富士康凌晨时分一女工跳楼。  

  8月5日消息,江苏昆山富士康凌晨时分一女工跳楼,坠入防护网摔伤。富士康公司表示沉默。警方也表示暂不方便对此事发表评论。[热点文章: 富士康“第N跳”——谁能拯救年轻的生命?]

  继深圳富士康集团发生多起跳楼事件之后,江苏省昆山市富士康集团也发生了一起跳楼事件。有员工反映,今天凌晨,一名女员工从女员工宿舍楼跳下,挣破了防护网,该名员工还表示,目前伤者伤势并不严重。
  目前,富士康公司表示沉默。警方也表示暂不方便对此事发表评论。  

  富士康事件,可以说是社会事件的一个缩影。当然社会机制的执行者是人。一个社会,一切向钱看,不尊重人,人们活的没有质量和尊严,难免会出现各类社会问题。

  富士康事件是一个社会事件,不是孤立的。如同富士康前员工所说,富士康的情况只不过早了中国其他企业5年或者十年,今后的中国企业中富士康现象会接二连三。。。富士康是社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当那些保证了自己基本生存的人,要以经济指标衡量自己能力时,就很容易把其他人看作自己生产链条上的一个创造财富的机器。

  在专家和媒体分析富士康问题时,有几个倾向值得质疑:一、富士康人员自杀率与中国自杀率相比是低的。这太牵强了。富士康的自杀人是18岁到25岁之间的青年,如果用自杀率来比较,要用相同年龄段的比率,与整体自杀率没有可比性;二、富士康的工资和各方面的待遇好于中国其他企业。这不是凭判工资是否合理的标准。既然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衡量工资标准是否合理,应用剩余资产价值体系。中国其他企业的工资情况,绝对不是衡量的指标。

  “十四连跳”的背后是什么 

  “十四连跳”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富士康的悲剧只是中国整体环境下依靠外资、劳动力廉价这种经济模式的缩影,把劳动力物化为机器和企业追求效率的工具,从事着重复简单的劳动,失去了对人基本的尊重,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心理因素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悲剧的主人翁都是18-24岁之间,他们较父辈少了承受痛苦的能力,却对城市生活心生向往,现实中的城市却是冰冷不能融入的。在高压的社会环境里,导致了他们内心的苦闷,渐渐的患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者严重失眠等心理问题,最终促成了悲剧的发生。

  心理专家来了这么多,为什么仍然“跳”个不停? 

  富士康在连连压力下加大了心理辅导的力度,聘请了多名知名专家到工厂展开了员工援助计划(EAP)等心理干预的措施。做为新兴的一种企业员工心理干预方案,EAP在众多企业案例中获得不错的效果。但这种干预对于富士康目前的处境来说略有不足,原因有4点: 
  
  1.起效慢。自杀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已经十分严重,需要能够快速控制其抑郁、焦虑症的手段,而EAP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起效太慢、难以迅速控制患者抑郁情绪干预自杀危机。 

  2.费用高。目前国内能够开展真正的EAP项目的咨询公司很少,且报价高,同时这些项目的进程往往持续半年以上,对人力的耗损也很大。 

  3.阶段性方案,难以长期干预。 

  4.EAP作为团体项目,难以针对个案提供个性化的治疗。 

  应用国外新技术化解难题 危机公关与长效并存 

  相比之下,美国心理干预技术发展成熟,心理咨询的基础上辅助心理干预设备,比如生物反馈设备和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都可以迅速解决这类应激障碍。 

  它们都是以物理方法干预心理问题,生物反馈主要是大型医用设备,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和辅导。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安思定SCS脑部电医学治疗仪(下称“安思定”)是家用型的医疗仪器,它通过特殊设计频率和波形的电流,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使人体大脑快速进入轻松愉悦的“阿尔法状态”,从而起到治疗效果。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好、疗效累积、病情不反弹的特点。在美国备受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青睐。 

  安思定曾作为美军必备心理干预设备参与了伊拉克战争,以应对战争高压状态下的士兵的心理危机。安思定还作为美国退役军人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PTSD)引起的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的长期治疗设备。这些国外先进设备以及陆续被引进中国,目前主要是医疗用途,尚未大规模进入企业员工心理干预的领域。 

  同时记者了解到,安思定的中国服务机构,正积极与富士康联系,计划捐赠数台安思定治疗仪,希望可以像解决美军伊拉克战争心理危机一样帮助其员工解决心理问题,避免悲剧再现。大规模的心理咨询师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心理干预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除了企业提高员工待遇与关怀外,政府、社会机构等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手段解决长期心理干预问题。 

  我们衷心的期待,“14”能够成为终点。

(责任编辑:徐琼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