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会长邹红女士强调,深圳餐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对使用“地沟油”餐饮企业要严厉打击。
专家说法
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茂祥:地沟油是“毒药”
“地沟油”含有铬、铑、有机苯和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必然引起胃肠、肝脏等器官的损害和造成恶性肿瘤的高发。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茂祥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食用这些油类无异于慢性中毒。
张茂祥认为,“地沟油”的危害要比“潲水油”更大。“地沟油”是从下水道收集而来的,油脂又是一种脂溶性溶剂,可以溶解下水道中的铬、铑等重金属、有机苯和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都是强致癌性的。最可怕的是这些物质不像细菌一样可以被高温破坏,重金属、黄曲霉素等往往是久煮不变。
另外,因为“地沟油”、“潲水油”往往颜色和味道上有些异常,所以不法商人在加工时可能添加一些化学物。张茂祥说,最常见的是加入硫酸等强酸使油水分离,加入一些染色剂改变颜色、加入香精改变味道。“硫酸微量摄入对人体危害不大,但是染色剂和香精的长期摄入对胃肠道和肝脏都有一定影响。”
顾客能否凭味觉、嗅觉和视觉分辨餐馆使用油脂的好坏呢?张茂祥表示,不太可能。所以,他建议大家还是应该选择信誉比较良好、卫生条件较佳的餐馆进餐。
那么,平时在家中烹调使用油脂怎样更健康呢?张茂祥表示,使用天然植物油烹调比较好,而在众多天然植物油中橄榄油最好,因其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比例搭配适宜,而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次就是食用调和油。“南方人比较喜欢的花生油,口感比较好,但应该选择正规炼油厂的产品,避免食用了发霉变质花生榨取的油脂。”
烹调时,张茂祥不建议“爆锅”,“很多人喜欢把锅烧得通红再往里面倒油,或者烧到油冒青烟再炒菜,这都是不对的,因为油在200℃以上就会汽化,迅速挥发变质。”
深大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刘剑洪:地沟油是“宝贝”
对于人人谈之色变的地沟油,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刘剑洪却认为是“宝贝”。昨日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除了不适合上餐桌,地沟油价廉物美,用处可大了!”
刘剑洪介绍,地沟油是动物油脂,加上豆油、茶油、花生油等植物油脂组合成的调和油,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其中最适合的是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在目前工业用清洗剂、家用餐具洗洁剂、肥皂当中,都缺不了这种表面活性剂,它具有去污功能、润滑功能,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还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另外在纺织行业,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也十分广泛,而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刘剑洪介绍:“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表面活性剂就是工业的润滑剂。”
有人认为地沟油内含有很多动植物油脂,可以经过一些工序生产出生物柴油,刘剑洪认为理论上可行,但是加工起来太复杂,而且其中含有的氮元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他认为地沟油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原材料,成本最低,加工最方便。
刘剑洪说,目前的表面活性剂从天然动植物油脂和石油中提炼而来,如果现在令市民厌恶的地沟油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收、再利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目前的表面活性剂原材料,是非常环保的举措,是我们造福地球的一种方式。
最后他说:“如果深圳的地沟油没人要,可以卖给我!现在一吨表面活性剂可以卖到1万多元,而地沟油的价格千把块钱,这可是一个有利润的产业呢!”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林子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国务院发布《加强地沟油整治意见》已经快一年,“东莞作坊用化粪池水熬地沟油”等黑新闻不断爆出;地沟油已经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年产值几个亿;地沟油甚至能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质检。如何鉴别地沟油?如何处置地沟油?39健康网连线专家、对比欧美为您解答。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