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近八成人恐惧衰老 男女怕老表现各有不同

2010-10-11 07:5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9月24日,英国保柏健康小组发布的最新国际健康医疗研究报告,又从精神上阐释了国人对“老”的认识。报告指出,中国45至54岁人群中,约有54%的人把自己看成老人。超过1/4的人想到变老会心情沮丧;26%的人对变老有恐惧感;30%的人对晚年生活表示担忧。

  黄昏和早晨一样美丽

  “当太阳下山、暮色降临,我们的渴望依然存在。”西方发展心理学中这样描述衰老的来临。王国荣说,所有恐惧与担忧,对于衰老来说,都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体验。“事实上,黄昏和早晨一样美丽。”调查显示,“举止优雅”,“有自己的生活、不为子女所累”,“间或和朋友聚会、不孤独”,“夫妻间还葆有一定的激情”,“还能穿漂亮、鲜艳的衣服”,“有年轻人的好奇心”,是人们变老后最大的渴望。

  要做到这些,前提是,你是否为变老做好了准备?首先,要认识到衰老是件无法控制的事。瑞士联邦医学科学院临床免疫学学会会员、北京抗衰老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又彭博士说,比如你生气时,脑细胞会一下子死掉好几万个;皮肤细胞每2.4年更新一次;30岁后,人的器官每年衰老一个百分点,100年后彻底衰竭。如果你不想老了以后疾病缠身、生活质量太差,那有几种病一定要控制,即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和合并症,它们是加速衰老的罪魁祸首。

  其次,必须学会放弃,包括对名利、美丽、人们的拥戴、赞美,甚至有人陪伴的放弃。夏学銮说:“你要学会扮演一个老人的角色。”什么是老人?就是一个无社会地位、无足轻重的高级公民。王国荣认为,因为丑陋而惧怕衰老的人,来源于一种幼稚的完美主义心态。要改变这种心态,最好到大自然里,从草木的一岁一枯荣中认识到人生同样的生死规律,打开封闭的心灵。

  第三,在家或社区养老。夏学銮说,现在国外越来越反对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这让老人与社会脱离,对身心健康都不利。最受推崇的养老方式是在家里或社区托老所里,政府雇佣人,或者有志愿者给老人送饭,有社区医生给老人看病。

  第四,爱玩的老人不怕老。王国荣说,人老了,生理、心理机能都会衰退,比如眼花不能长时间看书了,走不动没法去远的地方旅游。这种失落会导致无助感,让你越来越不自信,成了一个心理反应链。所以老人必须开始适应自己的新生活,学书法、画画、种菜、插花都可以,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第五,多和儿童亲近。王国荣说,有研究表明,6岁儿童和70岁老人的大脑切片高度相似,他们在身体机能上都受限,想法、心态同样简单,所以可以互相学习。老人能从孩子的天真、活泼、简单中获得更多情趣。

  第六,学会打扮自己。李娟认为,西方老人更独立、重视自我,而中国人更重视人际关系。比如穿衣这样的小事,西方老人会精心地打扮自己、穿款式时尚、色彩鲜艳的衣服;但中国老人会觉得反正年纪大了,穿什么都无关紧要。其实,别小看这些外表的差别,优雅是从内向外散发出来的,它们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实习编辑:邓岳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