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内科护士 邓荔
记录时间:2月15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战斗,一级应急响应,就是战斗的“集结号”。从2月7号开始,我就直接进入紧张的防控疫情“守卫战”,连续作战了几日夜班后,今天转白班了:查房、量体温、执行医嘱、配药、打针、输液.....其中给病人穿刺成了我焦虑的事情,担心在严密的防护装备下难以一次穿刺成功,再次穿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如果放在平时这根本不是事,但现在不行,一层护目镜外加面屏严重影响视野,加上护目镜上的雾气,这让平时简单的工作都变得困难重重。
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忐忑不安中开始工作,一位64岁的女性病人,我努力在有限的视野里寻找可穿刺的血管,天啊!血管这么小又看不清。再摸摸是否有弹性?戴着双层手套完全感觉不到……
我内心不由一紧,问:“阿姨,平时血管就难扎吗?”
病人:“是的,平时身体不好,时常会住院治疗,住院的护士也说难扎针。”
“阿姨,如果是平常,给你扎针把握会大些,但是现在,我看东西受影响,不能保证一针见血。”我担心地说,脑海里不禁涌现,曾经因为没有一针见血,护士被骂或被打的新闻报道画面。
“护士,你放心打吧,一针不行就两针三针,是我血管难打,跟你没关系,而且我相信你,你行的。”
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我嘴里应着“好勒”,给皮肤消毒,等待着护目镜的雾气凝成水珠滑落下来,我双目注视,此刻两颗水珠滑了下来,仿佛是夜空中的一道光,我迅速进针,“噗”中了,穿刺成功,兴奋地对阿姨说“阿姨,可以了”。
“护士,我就知道你可以的。谢谢,还要谢谢你们大老远地来从广东来支援我们,辛苦了!”
“阿姨,应该的。”寒暄的工夫,护目镜的那道光消失了,挡在眼前的又是雾蒙蒙的一片。
是啊,鼓励好过责骂,信任好过怀疑。最好的医患关系应该就是相互信任,接下来又扎了几个针,均是一针见血,心里面充满了感激,感激自己平时在关键时候没丢掉看家本领,也感激病人对我的信任。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凛冽的寒冬一定会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我们武汉再相聚。(通讯员:何旭鹏 、谭建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